裴行儉壓低嗓音道“我也是聽狄仁傑說的,他說兵部要管著我們軍中,還要募一群年輕的學子進入軍中,這一次該有三千餘人。”

蔣師仁道“往年崇文館去軍中的學子也不少。”

裴行儉搖頭道;“這一次不同。”

不良人的訊息是最多的,狄仁傑與不良人走得近,他的訊息肯定不會錯。

這個新年兵部與崇文館的官吏根本就沒有休沐,而是過了初一之後,一直在忙碌走動。

還有很多的學子被召集了起來。

起初沒人在意這件事,因往年不休沐的官邸也很多,一忙就是一個新年。

可如今,動用的人未免太多了。

乾慶十二年,上元節剛過,于志寧與裴炎,劉仁軌三人這才將一切事宜安排好。

兵部先是將各路大將軍都請到了春明門前。

在長安城門的春明門前,這裡建設了一個高臺。

一群少年站在高臺上,冷風吹著他們衣衫,讓他們的衣衫獵獵作響。

今天是這群少年人入軍的第一天,他們要先入軍兩年,只要入軍滿兩年就可以在朝中為官,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吏,朝中直接給他們分配。

李世民已是一頭的白髮,他站在城牆上又看向一旁的兒子,問道“你的朝堂能容下這麼多人嗎?”

李承乾道“地方建制不全,人手依舊短缺,在去年秋季的時候,各地遞交了文書,各道州縣的建制官吏缺口還差三萬人。”

李世民竟然一點都不為這個兒子擔心,根本不擔心這個兒子能不能養活這麼多人。

“你治理社稷十餘年了,還缺這麼多人嗎?”

“兒臣慚愧。”

“有什麼要朕幫你的,你直說。”

“兒臣還能應付的。”

學子入軍的事自然少不了禮部,在褚遂良看來禮部能摻和這件事,多半是許敬宗找了關係,甚至是討好了上官儀與太子。

於菟跟著盧照鄰走上了高臺。

李世民道“朕的孫子去做什麼?”

李承乾道“他執意要上臺,朕也攔不住他,隨他去了。”

李世民嘆道“朕就知道,你會治國,卻養不好孩子……好在!有朕在,朕可以好好看著這個孫子,以後這麼多人面前,就不要讓他出面了。”

“兒臣謹記。”

盧照鄰看了看身後的百餘人學子,手拿著一卷書,朗聲念道“你們都是萬千鄉民的孩子,不論將來你們身居朝堂軍中如何地位,都不要忘了你們來自何處,繼承遺志,肩負重任,不要忘了父輩的艱苦,為保家衛國,為邊疆安寧,為萬千黎民,宣誓!”

於菟率先朗聲道“我宣誓!”

身後的百餘人高聲道“我宣誓!為保家衛國,為邊疆安寧……”

看孩子們面朝陽光,這一刻李承乾笑了,由衷的笑意掛在臉上,眼角處有熱淚流下。

緊接著是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登上高臺,他們每個人在冷風中帶著堅毅的聲音,在長安城坊民的注視與見證下,孩子們高聲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