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近些年,其實兩儀殿一直都是這樣。
翌日,李承乾早起晨練,在朝政國事上,算是得心應手,哪怕是再難的國事,也會有得力的朝臣去辦。
身為皇帝會有些驕傲,可是在生活經驗上,李承乾還需要向叔伯們討教。
繞著皇城跑了三圈,李承乾這才跑回武德殿,清晨陽光還未完全出來,天空還有些灰濛濛的。
自從早朝推遲了之後,李承乾有足夠的時間晨跑完,洗個澡再用個早飯,之後精神更好地去早朝。
在國事上游刃有餘的皇帝,還要面對生活,還要處置各種家事。
洗了澡之後,李承乾剛坐下準備用飯,就又見到了一件家事,稚奴買了很多鐵料,而這些鐵料品質參差不齊。
傳話的晉王府內侍低著頭,行禮道“陛下,晉王原本不想將這件事告知京兆府。”
李承乾道“是慎弟讓你來的吧?”
“是的。”
李承乾接著道“稚奴不好向京兆府開口,更不敢告知朕,慎弟這才讓你來一趟?”
“正是。”
“讓李義府安排人去查問一番,他近來就查鹽鐵的事,這樣就不用驚動稚奴了,這些事御史臺正好也想尋個突破口,順帶的事。”
“喏。”
處置完這件家事,李承乾這才吃著今天的早食。
小鵲兒也早早睡醒了,她快步走來,當即就坐在了一旁,自己端著碗筷就吃了起來。
一碗黍米粥下肚,李承乾這才準備去早朝。
小鵲兒道“父皇,聽聞皇兄寫了一篇文章?”
“你也知道了?”
“嗯,女兒聽說了。”小鵲兒的神色帶著狐疑,又道“兄長自小最不喜文章了,還寫?”
李承乾道“朕知道。”
“陛下,早朝的時辰快到了,該到的人都在太極殿了。”
“朕這就去。”
李承乾換上外袍,便走向了太極殿。
乾慶十二年,八月,皇帝下旨派鴻臚寺少卿郭待舉為使者,前往吐蕃。
意在查問吐蕃風貌,查問吐蕃的人們現狀。
太子寫了一篇吐蕃之於大唐的文章,皇帝也沒有直接下旨讓人去收了吐蕃,而是派人先去問了。
到了九月的時候,南詔送來了一個訊息,南詔王過世了,而南詔的王子羅慎即位,成了新的南詔王。
本來吧,褚遂良以及各部尚書一起來新殿與陛下議事,把新羅與百濟的後事都議好了,走到新殿外,就見到了正在外面發著脾氣的許敬宗。
褚遂良叫住一旁的盧照鄰,問道“他這是怎麼了?”
禮部侍郎盧照鄰回道“南詔的王子登基了。”
褚遂良冷哼道“南詔的小王子登基了,與他有什麼關係。”
盧照鄰走了兩步小聲道“在禮部看來,不論南詔還是小勃律國,他們這些小國的換國王都要經過禮部同意,南詔的這種行為恰恰是不臣之心,哪怕當年的金春秋,在新羅女王過世之後,他都不敢以新羅王自居。”
褚遂良道“不臣之心?”
“正是,下官回去之後就去寫奏章,勸諫陛下發兵問罪南詔的新王羅慎。”
看盧照鄰一臉堅定的神色,褚遂良道“可惜了,你應該在戶部,不該在禮部的。”
“褚尚書說笑了。”盧照鄰回憶著當初,往前繼續走著,道“待時機到了,下官就辭官了。”
褚遂良跟上腳步,道“為何?”
“下官年輕的時候也想過位列三公九卿,那時候下官見過的人還太少,見到的風景也太少,年輕又自以為是,直到來了長安,來到這朝堂,下官見到了更多的人,見到了如此多的才俊。”
盧照鄰搖頭道“說什麼望門才子,盧氏的驕傲?呵呵……這驕傲不過是在幽州這個小地方罷了,而放眼天下!下官見到了裴炎,狄仁傑,上官儀,裴行儉,薛仁貴,王玄策,張大安,郭駱駝……他們才是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