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九十章 萌芽的思潮(第1/4頁)
章節報錯
國事還要面對許多問題,安排了家事之後,身為皇帝又不得不面對朝政。
人啊,總是越活越平庸的,有時候也覺得皇帝的生活也很平凡。
李承乾來到武德殿外,見到了舅舅。
這兩年,舅舅模樣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雖說與父皇一樣都有了白髮,可白髮也並不多。
李承乾讓人搬來了桌椅,就在武德殿前坐下。
陽光灑下來,感受著此刻的溫暖。
從武德殿向著太極殿看去,殿前開闊的空地上見不到人影,寧靜的只有偶爾傳來的鳥叫聲。
長孫無忌坐在一旁道“太子離開了?”
李承乾道“嗯,父皇不放心,就讓百騎在暗中跟著了。”
百騎是貞觀年間建設的禁軍,如今一直在安寧村住著,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普通的村民。
這一次於菟前往西域,百騎也在暗中保護著。
長孫無忌遞上一份奏章道“這是近來各縣的縣令整理的。”
李承乾道“舅舅平日裡還照看這些事嗎?”
“這是太府寺少卿王九思遞交的,老臣看著很有意思,便帶來給陛下看看。”
畜牧也是太府寺的職權範圍之一,說的也正是現在畜牧之政。
看罷,李承乾道“適當放開放牧限制,河西走廊與陰山增加畜牧數量,倒是很有意思。”
“朝中能臣遍佈朝野,這些事想必不足為慮。”
“舅舅說笑了,哪有這麼多能臣,朕手中的能臣依舊不夠用。”李承乾換了一個坐姿,一手撫著一側的太陽穴,又道“可能朕不是一個多好的皇帝吧。”
“陛下何出此言?”
李承乾低聲道“父皇是個好皇帝,父皇振臂一呼,天下英雄追隨,在朝臣們心中父皇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可朕不同,或許在朝臣心中朕不是一個好皇帝。”
長孫無忌撫須不語。
李承乾又道“不過朝中的年輕臣子還是不錯的,正如王九思在奏章中所言,需要規整畜牧讓人們能夠吃上更多的肉,這樣的好臣子,應該多多扶持才是,他的想法很簡單,卻也太理想了。”
“倒不是否定他,只是讓他自己去嘗試之後,他就會明白此事有多難,往後就不會想當然,也會去考慮現實有多困難。”
長孫無忌道“這才是陛下心中的好臣子。”
“朕以為能夠為人們著想的臣子,都是好臣子。”
“其實老臣此來是為了河間郡王與江夏郡王,前來探望陛下。”
“兩位叔叔還在擔心朕吶?”
長孫無忌道“太子離開長安前往西域,擔心陛下心中會有不捨。”
一個內侍收到陛下的眼神,便快步離開出了承天門。
李承乾看著藍天道“希望他年少時,不留遺憾吧。”
長孫無忌稍稍點頭,如今的陛下不是當年的太子了,如今也年過三十,成了大唐的皇帝。
“陛下年少時該有很多遺憾。”
李承乾意味深長地一笑。
在內心中,其實遺憾有很多很多,或許舅舅是想到了溫彥博老先生臨終前還在牽掛著遼東,他老人家直到閉上眼也沒有看到東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