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地誌的編撰進行到了最後的階段,坊間朝野很快有了傳聞,括地誌成書就在這些天了。

不論崇文館,弘文館,西方館或者是文林館的學子都在打聽著括地誌的事。

而這些天文學館一直都關著門,就連訪客也不接見。

上元節前夜,皇帝下達了旨意,長安城解除宵禁慶賀。

歡慶一片的長安城中,李承乾看到了括地誌的第一卷書。

一邊看著,李承乾又問道“青雀不親自送來嗎?”

蘇勖道“魏王還在整理,待成書之後交由陛下,這是其中一卷。”

括地誌一共有五百餘卷,堆放起來可以放滿好幾駕車,但凡刊印都是十分繁重的事,甚至可以放滿一個書庫,整個書庫都是括地誌的書卷。

李承乾道“朕會讓人安排一個學館,存放天下書籍,讓天下學子可以閱讀。”

蘇勖行禮道“陛下聖明。”

聖明二字被說久了,李承乾已沒有什麼感覺,看著如今繁華的長安城,一切都是這麼安寧,這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也是擁有人口最多的大城。

而依靠這座城為生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如今的長安依舊在不斷吸納人口,需要更多的人來勞作,以供這座城市運作。

同樣站在陛下身邊的于志寧遞上一卷書,道“陛下,這是洛陽送來的。”

李承乾拿過書卷看了一眼,笑道“李義府又殺了不少人,恐怕上元節之後的早朝又有不少人要彈劾了。”

蘇勖一心都撲在括地誌的編撰上,朝中的事他不想參與,也從未過問,聽陛下這麼說,蘇勖一時也插不上話。

馬周笑道“陛下,御史臺本就是彈劾朝臣的,恐怕此番御史臺內部也會亂起來。”

李承乾道“那這就要好好問問上官儀了。”

幾人又笑了起來。

上官儀不在這裡,但陛下笑了,眾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蘇勖感覺有些融不入此刻的氛圍中,便躬身告退。

夜色,文學館內,李泰坐在燭臺邊,還在翻看著書卷。

蘇勖走路屋內,行禮道“魏王,臣去稟報過陛下了。”

李泰只是點頭。

蘇勖又看向文學館內的眾多編撰,也開始整理書卷。

直到夜深了,一眾編撰都睡在了文學館內,李泰獨自一人手拿著一卷書,燭臺火光的照映下,掛在牆上的八駿圖依舊還在。

想起當年父皇將八駿圖賜給自己的場面,李泰重新坐下來,再看這八駿圖卻有另一種感受。

李泰覺得自己早已褪去了當年意氣風發,如今回首再看去,忽然間明白其實當年與自己同樣年少的皇兄,早已看明白了這些。

獨坐在燭臺下,李泰還看著八駿圖,又想起了當年王珪老先生說過的話語,“做善事,行善道,是最快樂的。”

這是老先生教導時所言,當年漢時東平王劉蒼的話語。

東平王劉蒼也是一個文采出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