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3/4頁)
章節報錯
四方館一日給兩餐,兩人可以住在一處偏屋,屋子很雜亂,收拾一番也能住。
如此,祿東贊與桑布扎可以在長安先落腳了,離開了舒適的驛館,流落到有些簡陋的四方館。
至少這裡可以遮風蔽雨,祿東贊意識到一件事,唐人沒有他想得這麼自大。
反而,唐人是最在意知識的,他們將能夠通譯的西域人或者回鶻人留在長安,為大唐人編撰,編寫他們的水土人情。
長安城就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
在四方館任職這些天,祿東贊已能夠翻閱這裡的典籍,只不過這裡的典籍多是對關外的,都是一些西域的典籍。
對祿東贊來說這個工作是枯燥的,他在這裡沒有任何的收穫。
今天,祿東贊幫著編撰一卷關於天竺的記述,得到了一筆文學館給予的賞錢,吐蕃與泥婆羅有來往,能夠前往天竺。
少年時,祿東贊與天竺人也有來往,因此天竺文字對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想要明白唐人的強大,祿東贊覺得他需要融入唐人的生活中。
得了賞錢的祿東贊去了一家酒肆喝酒,現在他與桑布扎沒有穿著吐蕃的衣裳,而是穿著唐人的衣裳,說著一口流利的關中話。
秋雨只是停歇了兩天,臨近十月的時候雨水又大了一些。
李承乾站在興慶殿內,伸手從窗外摘下一片銀杏葉。
太監正冒著雨,拿著陛下的硯臺走到墨池邊,將硯臺洗乾淨之後,又跑回來,擦乾淨後放在陛下的桌上。
李世民拿著一張地圖,眯眼看著地圖上的細節道“你的事忙完了。”
“還沒有。”
“朕讓漠北人離開了頡利的故地。”
李承乾回道“看來桑布扎不是心病,孤讓禮部的人給他安排了胡姬,都被他趕走了。”
李世民依舊看著地圖道“祿東贊現在如何了?”
“他在四方館找了個編撰的活,先住了下來。”
“他是松贊干布的大相,你讓他在四方館做個編撰?這合適嗎?”
“挺好的,他能勝任這個工作。”
李世民想起以往的種種,搖著頭放下地圖,“你比朕吝嗇多了。”
“父皇向來是寬宏大量的,兒臣小氣一些也沒人會計較。”
朝野皆知,東宮太子為人沒有陛下這般寬宏,這麼一想……讓祿東贊在四方館任職一個編撰,也能理解。
“你覺得祿東贊是個很有學識的人?”
“殺了可惜,讓他回吐蕃容易再成後患,讓他為大唐發光發熱,慢慢地不用我們改變他,他就會成為一個十分忠心的臣子。”
“年紀輕輕,用心險惡。”
“父皇謬讚了。”
聽著殿外的雨聲,李承乾坐下來詢問道“渤海有訊息送來了嗎?”
李世民揉著眉間,道“沒有。”
“孤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