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泰山還有一日路程,車隊又停下了。

趁著爹爹與爺爺要在此地先進行祭祀之後,才能去登泰山。

小於菟就先一步在薛萬備將軍護送下爬上了一座小山。

吃力地踩著疏鬆的山土,於菟在薛萬備的幫扶下,登上了這座矮山的山頭。

他明亮的眼神眺望遠處,看到了巍峨的高山,欣喜道“那就是泰山?”

薛萬備瞭然點頭,道“正是。”

小於菟遠眺高山,道“是洛陽的老君山高,還是泰山高?”

聞言,薛萬備糾結道“末將沒有爬過這兩座山。”

身後的矮山下,香火正在升起,還有齊聲唸誦經卷的聲音,那是陛下正在祭祀。

薛萬備牽著於菟的手道“待回去之後,再去看看老君山。”

小於菟問道“我也能爬泰山嗎?”

“殿下還年幼,尚不夠登山。”

“為何?”小於菟拿出了些許不容忤逆的態度。

其實他也不用這樣表現,薛萬備又道“末將可以揹著小殿下登上泰山。”

“當真?”

“當真!”

小於菟有些不服氣,看了看自己的短腿,又抬頭看看薛萬備的身高,道“我想自己登泰山。”

薛萬備笑著點頭。

在登泰山前的祭祀很漫長,以來濟為首的文翰四賢正在書寫著帛書,還有人在準備登山的禮器與玉帛。

從四月離開洛陽,現在已臨近七月了,這一路而來用了兩個多月。

到了夜裡,進行了一整天的祭祀才結束,又是叩首又是下拜,李承乾扶著父皇坐下來,道“登泰山的禮儀恐怕繁多。”

李世民也覺得有些疲憊,道“若是朕登不上泰山,就由你祭天封禪。”

若這番話被岑文字或褚遂良那些文臣聽到,他們恐怕會說這世上哪有太子祭天封禪的。

李承乾站在一旁不言道“其實登山用來鍛鍊身體也挺好。”

“這一路走來朕想了很多,承乾啊。”

“兒臣在。”

“其實玄齡與鄭公的話語也不錯。”李世民看向站在不遠處的李績低聲道“你向來與英公走得很近?”

李承乾點頭。

“李績是一個重信義的人。”說著話,李世民從懷中拿出黃布絹放入兒子的手中,吩咐道“待你登基要有依仗,你有輔機還不夠,將來兵事上,可以讓他幫你。”

李承乾拿著布絹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無它,這黃絹上所寫的就是對英公的任命,讓英公幫助新帝統領天下兵馬的旨意。

李承乾收好黃絹坐在父皇身邊,神色帶著笑意,看向周遭的其他人。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