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洛陽(第4/4頁)
章節報錯
為此,褚遂良主張限制遷入洛陽的人口。
但一直主張發展許敬宗則不同,在京兆府治下他當然希望洛陽與關中的人口越多越好。
褚遂良說許敬宗竭澤而漁。
許敬宗說褚遂良目光短淺。
兩人各自都有理由。
身為太子自然不能參與到他們之間的鬥爭。
又或者說人口不夠,糧食不夠,人與糧與土地,多麼典型的問題。
大唐是可以盲目發展的,又或者給後人當作經驗之談,大膽一點沒什麼不好的,人類文明史上的過去,將來與現在……不就是積極探索與創造的結果嗎?
開朗又彪悍的唐人,保持無所畏懼足矣。
好與不好,竭澤而漁或者是目光短淺也罷,歲月給了人類文明發展,又有什麼理由不敢前進?
李承乾慢條斯理地吃著梁米飯,這些話也不想與父皇說了,不如讓父皇好好看這裡的景色。
皇帝近來很喜歡吃紅燒肉,沒有放的紅燒肉很鹹,陛下吃了一口紅燒肉,就要大口吃下粱米,至於那盆梅乾菜,陛下根本就沒有動筷。
李承乾道“父皇這梅乾菜也不錯的。”
李世民苦著臉道“承乾,你有所不知,大軍出征之後,吃得最多的就是梅乾菜,糧草太多了,軍中甚至有人將梅乾菜混入草料中用來餵馬。”
“兒臣以為從運輸與糧草籌集上來看,梅乾菜是極好的軍糧。”
李世民道“朕在遼東,與將士們吃了一年的梅乾菜。”
李承乾稍稍頷首,讓薛萬備將梅乾菜分給了隨行的將士們。
李世民道“以後不要在梅乾菜上放這麼多鹽了。”
父子兩回到洛陽的時候,天色已入夜。
郭正一又一次遞交了關於改制京兆府的奏疏。
翌日早朝之後,太子命于志寧,褚遂良,許敬宗,許圉師,顏勤禮與張大安,在乾陽殿議事。
太子不參與這一次的議事,由如今太子殿下最信重的趙國公來主持。
許敬宗是如今朝中從底層縣令做到了如今的中書侍郎,是從一線升遷的典範。
太子是一定要提拔這個人的,一個有傑出功績的臣子自然要得到提拔與重用,讓後繼臣子可以奮進。
許敬宗的升遷靠得並不是攀附太子,而是他從一個縣令一步步走過來的,朝中信服其人能力,人品另論。
眾人來到乾陽殿前,褚遂良板著一張臉道“今天議事事關京兆府,許侍郎有勞了。”
許敬宗道“這天氣涼得真快呀。”
言罷,他沒有搭理褚遂良,自顧走入了殿內。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