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洛陽(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兒子總是這樣,李世民都習慣了。
伺候皇帝一家的內侍太監近來很焦慮,這個焦慮來自於太子,本來陛下東征回來,太子應該是高興的。
可現在的太子似乎並不高興。
“餘掌班,這太子殿下的臉色似乎有心事呀。”
掌班太監看了看身後的河渠,道“宮裡的河渠沒有魚。”
餘下幾個太監神色瞭然。
洛陽皇宮與長安的皇宮不同,長安的皇宮北面有開闊的太液池,可洛陽皇宮的河渠中是沒有魚的,也不是沒有想過在河渠中養魚,但總是養不活。
應該是隋煬帝不喜歡吃魚,因此隋煬帝在洛陽皇宮修建的時候,並不考慮建設一個池塘或者是一個人造湖。
翌日,今天並沒有早朝,皇帝與太子離開了皇宮,父子兩人並沒有離開洛陽,而是在洛陽城的周邊走動。
李世民坐在車駕上,李承乾給父皇趕著車。
一路上走得很安靜,來到一處書舍前,一群孩子正在書舍內跟著夫子讀書。
在書舍門外,還有幾個夫子正蹙眉看著書。
車駕停下,李世民道“不要驚擾讀書的孩子。”
薛萬備頷首命眾將士站在原地不要輕舉妄動。
但即便是這樣,此番皇帝父子出行的護衛人數也有上千人,四周的村民早就跪拜在地了。
與父皇一起走下車駕,李承乾道“在洛陽像這樣的學舍並不是每個縣都有,大抵上三個縣的孩子都在同一個書舍,支教人手不多,目前維持成這般光景。”
李世民走到兩個年輕的支教夫子面前,道“有勞你們支教了。”
“我等聽朝中吩咐辦事,全聽陛下號令。”
李世民很喜歡這個夫子說話的態度,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夫子朗聲道“在下郭待舉,潁川人氏。”
李世民拿過他手中的書卷,剛剛這夫子就看著這書,翻看了幾頁,便見到了書中熟悉的言語,詢問道“這卷書是?”
“回陛下,此書出自關中,聽聞是涇陽所印,傳聞中是如今一種學的學說,叫作辯證學。”
李世民又看了看身邊的兒子,頓時就明白了緣由,這件書不是出自承乾之手,而是出自女兒麗質之後。
這個女兒一直想要著書傳世,現在她正在這麼做。
李世民將書卷交還給他,道“你覺得此書如何?”
郭待舉回道“陛下,生澀難懂,不過辯證一說倒頗有意思。”
在看書舍內,讀書聲依舊,李世民又重新回了車駕。
李承乾多看了一眼這個郭待舉,便趕著馬車離開,若是以往麗質成了大唐新學派的創始人,或者是成為一位學術派的領袖,那也挺好的。
“那捲書是麗質所寫?”
李承乾道“父皇放心,但凡有書籍要發印,都是要秘書監與朝中文翰幾經核准的,不會私印,關中與洛陽的造紙作坊,但凡紙張用度各縣官吏都會有記錄。”
李世民又道“麗質現今也是小有成就了。”????李承乾回道“所謂辯證學,不過是麗質的順手為之,並不是她將來的方向,不過以她的理論水平,僅僅只是順手為之,或許對他人來說,是極其晦澀難懂的。”
“你帶著朕出來就是想讓朕好好看看洛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