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低聲勸道“張柬之被揍了,不高興嗎?”

“不高興。”

李慎嘆息一聲又勸道“其實這件事也不用著急的,在博州還有李義府。”

被慎弟這麼一說,李治當即冷靜了下來,言道“慎弟說得在理,憑什麼這種事也要我出手,應該是他張柬之沒本事,就別想著來見我。”

李慎道“如此甚好。”

李治又道“可治還是要再去一趟博州。”

“晉王兄說得不錯,這件事要有始有終,不過既然都回來了,這些天就留在洛陽,等來年再動身。”

出門在外,李慎就是李治的一顆定心丸,既能出謀劃策,也能夠勸李治不要衝動行事。

李淵聽著這些話語點頭,李慎為何這般的聰慧,是因這個孩子是承乾教養的,是東宮養大的。

從住在東宮開始,李淵就看著承乾教他們道理,教他們讀書識字,並且學識十分了得,即便是李治看起來依舊是大器晚成的樣子。

可就算是他,放在許多同齡人中,李治也是比其餘的同齡人領先一大截。

只不過在東宮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中,李治反而顯得很普通。

李承乾吃著飯菜不語,李慎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別看他平日裡就跟在李治身後,老老實實的模樣,其實他比李治聰明多了。

只是李慎不願意表現出來。

兄弟兩人走到爺爺的宅院外,披著大氅坐在門前低聲說著話。

李治道“慎弟,你說皇兄是不是要獨尊儒術了。”

李慎坐在石階上,抬頭看著漫天的大雪道“不會的,皇兄是不可能獨尊儒術的,我們自小所學的學識就不是儒家學識,而且從小到大,皇兄就教導我們要時刻保持辯證的目光。”

“皇兄在意的是谷那律此人的名望與學識,但於社稷來說,皇兄不會只採用大儒一家之言。”

李慎又強調道“晉王兄發現沒有。”

“發現什麼?”

“我們在東宮所學的學識,皇兄從未再教給別人,即便是大儒,皇兄也從未說過隻言片語。”

李治思緒早就不在皇兄與大儒之間,而是又道“我們晚上去給許少尹幫忙,聽聞他要接手洛陽的事,會很忙的。”

李慎嘆息一聲,與宅院內的姐姐投去眼神。

臨川聽到兩個弟弟的言語,她點頭示意他們兩人可以離開。

夜裡,小武與小慧也來到洛陽城。

“我們何時去見公主殿下。”

本來兩個弟子都在北苑給長樂公主整理書卷,今天來洛陽也是得到了公主殿下的吩咐,說是有要事。

小武看著天色已入夜,雪還這麼大,長髮吹風飄動著,她看向一旁的女侍衛,道“給公主殿下帶個話,我們到了,明日的早晨再去見殿下。”

“喏。”

徐慧捧著一卷書,又道“小武姐,去我家吧,家父就在洛陽。”

小武道“好呀。”

其實小武姐姐的父親如今年邁也已病重,小武的母親與姐姐一直照顧左右。

從長安一路來洛陽,小武姐姐的興致一直不高,徐慧儘可能希望她能夠高興一些。

徐孝德早就安排了家僕在城門前等著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