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將一卷文書遞給他,“這是調動糧草的文書,你留在父皇的左右多多照應。”

“喏。”

瞧著這個弟弟再一次走入夜色中,李承乾拿起一旁的兵冊將其整齊地放在桌案一角。

待離開乾元殿,來到洛陽行宮的後方,便聽到孩子的嬉笑聲。

這是小於菟的笑聲,他正在玩著一輛小車。

兩個孩子很快就適應了這個新家的生活。

見是殿下回來了,蘇婉上前道“殿下,母后說或許要在洛陽留一兩年,妾身又讓人去長安將更多的衣衫與被褥帶來。”

李承乾抱起朝著跑來的女兒,“你安排便好。”

蘇婉點頭一笑。

寧兒正陪在母后身邊,安排著這裡的諸多事宜。

寢殿內,傢俱都已收拾好了,比之前幾天更整齊了也更整潔了,在長安留下的書籍與衣物也正在送來。

翌日,當雨水停歇的時候,東征的先頭大軍動身奔赴遼東。

李承乾在洛陽的行宮處置完朝政,便目送著契苾何力與薛萬備的前軍隊伍離開,東征的前軍所部皆是騎兵。

再回首看眼前的洛陽城,這座古都正在發揮著它的勃勃生機,城裡的戒嚴終於解除了,除了保留宵禁,基本上不會影響原本的洛陽居民的生活。

洛陽修建的歷史很久遠,久遠到可以追溯到周王朝,之後又經歷秦漢,魏晉,到如今的隋唐。

其實在北魏時期,洛陽城規模還是很大的,但也在之後戰亂中,洛陽也近乎被廢棄。

如今的洛陽也是當年隋煬帝在以往的基礎上重新修繕,規格也大多數按照皇城的樣式來修建,或許當年的隋煬帝是想要將洛陽當作都城的。

見到舅爺與爺爺拄著柺杖走來,李承乾道“前軍已動身了。”

高士廉望著城下的繁華景象,道“馬周治理洛陽城頗有成效,他應該是有功勞的,楊廣也可瞑目了。”

李淵道“要瞑目的人太多了,你不能光說楊廣。”

“老朽也沒說不管其他人。”

見爺爺與舅爺爭執著,李承乾走下了城樓,看著一車車的糧草從東面送去。

六萬大軍的糧草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還要供應很久。

李承乾感受著這一次糧草壓力,不免覺得比當初掃平天山時更難。

沿著城牆走著,李承乾一路看著洛陽的城防,父皇如今還在大營中,似乎一心準備出征,也從未過問洛陽的事宜。

“太子殿下。”

見到行禮的人,李承乾又覺得面熟,稍稍一想便想到了當初父皇讓柴哲威守備洛陽,道“柴哲威將軍,這些年守備洛陽有勞了。”

都聽聞太子對文官嚴苛,對府兵多有照拂,柴哲威行禮道“末將這些年……說不上辛苦。”

“當年還是柴大將軍的兵馬震懾洛陽,才有馬周他們的施行治理。”

“末將都是奉命行事。”

李承乾道“近來孤都會在洛陽,往後還望大將軍繼續守備。”

“末將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