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基本盤越來越強大,能夠動員的人力也就更龐大。

一個三百萬人口的關中,就可以辦成許多事,造出許多的奇觀。

這個奇觀並不是皇帝興建,而是百萬人口所建成的新“奇觀”畢生追求不過如此。

李承乾頷首道“舅舅所言不錯,岑侍郎擔憂官府權力太大,因各縣建設作坊,縣官可以一言取締,而兩年一次為期的科舉,會導致官吏冗餘,早在去年的時候,就有人與孤說過這件事。”

“關中人口幾經膨脹,管理治理都是個複雜的問題。”

“京兆府這些天的商議成果,洛陽遇到的問題也到了不得不解決的處境,是吧?”

李承乾又喚道“張大安?李義府?”

兩人聞言上前一步,道“正是。”

長孫無忌閉著眼呼吸沉重,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這些事都是與吏部息息相關的。

關中怎麼就成了這樣?

長孫無忌心中苦澀,太子在考驗朝臣的能力,而且一次勝過一次,這事情也是一件比一件難辦。

若太子覺得你沒用了,也會將你丟了的。

舅父的話語再一次出現在思緒中。

長孫無忌還未想出對策,身邊的太子卻先開口了。

“原本關中十二縣與左輔包括渭北,潼關七十五個縣保持不變,在其下重設各鄉各坊,增派人手,三百戶為一鄉,一百戶為一坊,分開管理,增派人手,設定鄉長,坊正。”

言罷,李承乾又道“舅舅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還未開口,岑文字先道“殿下,此事是不是在朝會中再議一議?”

長孫無忌長出一口氣,“不用議了,就這麼安排,臣召集吏部的官吏,從今天開始就不再休沐了。”

岑文字行禮道“喏。”

李承乾叮囑道“吏部安排人手,京兆府跟上建設,御史臺還要加強看管,諸位有勞了。”

眾人一齊作揖行禮,告別太子,各自去忙碌。

這般倉促安排,新設定的各鄉或許會是一個草臺班子。

草臺班子沒什麼不好的,大抵上總是必經之路。

如果以後能讓關中多幾個縣鄉,多幾個地名,多一些人,多一些與以往史書有點不一樣的故事,這也算是造福後世了吧。

願景總是很遠大的,路要一步步走。

未來的關中依舊很忙,關中的官吏也會很疲憊,如此情況多半還要持續很多很多年。

等眾人都離開了,原本靠在皇兄肩膀上的小兕子這才緩緩轉醒,她揉了揉眼睛,看到了外面的天色已是黃昏。

“舅舅覺得李義府其人如何?”

長孫無忌道“聽聞過他的事,是個會用盡手段的人。”

李承乾道“且不說他的人品,他很積極,他只能為社稷效力來達成理想,為此他會拼盡全力,不擇手段。”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