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妹妹要治病,李道長說就讓妹妹多專研吃食。”

“怎麼?你們道門中人還專研廚子一道?”

小兕子嬉笑著解釋道“所謂膳食,並不是只是在於吃呀,李道長教妹妹的藥膳雖說也是吃食的一種,但貴在能夠調養身體。”

“那就等著你們的燉雞出鍋。”

她重重點頭。

李承乾走到崇文殿,推門而入,如今的崇文殿內空空蕩蕩。

爺爺已很久沒有來這裡居住,李承乾走在昏暗的殿內,這裡還存放著幾壇葡萄釀,始終沒有開啟過。

現在想來,爺爺很久沒有飲酒了,當年減少飲酒,但如今,爺爺的身體已不能飲酒。

李承乾開啟崇文殿的窗戶,讓陽光照進來一些。

又見到一旁的酒壺與杯子凌亂擺放著,還有一兩件外衣就放在了桌上。

本想著給這裡通風,但眼前一看,還有不少的灰塵,便將窗戶全部開啟,開始收拾。

見到太子殿下一個人在這裡收拾,蘇婉與寧兒也帶著宮女一起來收拾。

很快,眾人開始了對崇文殿的大掃除。

小兕子坐在爐子邊,靠著小福的肩膀都睡著了,火光照在她的臉上,溫暖的火光映照下,讓她的臉也紅彤彤的。

等崇文殿重新收拾好,過了午時燉雞這才出鍋。

小兕子睡得有些懵,她晃晃悠悠走出廚房,敲著自己的腿,道“麻了。”

小福從鍋中撈出一整隻雞,又道“公主殿下多走兩步就好,是坐著睡,睡得太久了。”

小兕子點了點頭,用力蹬了幾次腿這才好了不少。

從甘露殿而來的太監端走了太液池送去的飯食,因父皇也要在太液池用飯。

現在的東宮是越來越清淨了,現在宮裡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太液池,爺爺,父皇,母后還有一群孩子都在那裡。

飯後,李承乾這才拿起父皇交代的奏章看了起來,這篇奏章是張玄弼根據那位東夷大儒的話語所寫的,其中還說起了漢時,蕭何,曹參,陳平等人都好黃老之學。

因此漢時民生恢復得很快,他們用漢初的情形來對比現在的大唐。

漢朝是從秦末動亂中走出來的,到了劉邦正式奠定基礎,也是中原人口凋敝,一片殘破的景象。

而他們覺得現在的大唐從隋末的戰亂走出來,也該是如此的。

對此,張玄弼等人對此很擔憂。

見妻子坐在一旁正等著水壺中的水煮沸,李承乾將手中的奏章遞給她,道“你也看看。”

寧兒有些遲疑,但看了丈夫的笑容,她還是拿起了奏章,還沒看而是先言道“母后有教導,妾身應該少過問國事。”

“無妨,只是讓你看看而已。”

“那妾身看過之後可以不說任何看法嗎?”

“你知道嗎?母后其實也在為我掃清登基的障礙。”

寧兒強調道“自殿下小時候,母后就是最疼愛太子殿下的。”

李承乾頷首道“你先看看吧。”

言罷,寧兒開啟了這份奏章看了起來,片刻又將其放下。

“你覺得如何?”

“殿下是覺得黃老學說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