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站在門外,見到晉王殿下剛從庫房中出來,道“在下,這一次多半要進士了。”

李治不屑一笑道“是嗎?”

張柬之雙手揹負,面朝西沉的夕陽,故意沉著嗓音道“那多半是的。”

“哎呀!”

話音剛落,張柬之就被晉王踹了一腳,發出一聲慘叫。

接連半月都是晴好天,六月初的這一天,科舉揭榜了。

當初張柬之有多麼地自信,現在的張柬之就有多麼落魄,他不停往口中灌著酒水。

這一次科舉及第的人有一千六百人,那名冊之上沒有張柬之的名字,他落榜了。

今天,李治的心情很好,甚至還送了狄仁傑一大筐的瓜果,都是從西域運送而來的。

李慎嚼著瓜道“聽聞父皇就要回來了。”

李治道“父皇到哪兒了?”

“姐說父皇到洛陽了,多半還要在洛陽留一段時日。”

李治的注意力依舊在失魂落魄的張柬之身上。

“慎弟啊。”

“嗯。”

李治道“想來名儒的兒子也會科舉落榜,人生快事,莫過於此!”

狄仁傑附和道“當吃瓜之。”

李慎道“就該如此。”

父皇是打算回來了,但父皇又在洛陽滯留,六月過了中旬,也沒見要回來的意思,反倒是時常會讓人將旨意送來長安。

漠北大勝之後,朝臣的心情多少是平定了許多。

可現在父皇在洛陽滯留,這些朝臣又開始不消停了,紛紛開始數落當今的皇帝,只顧在洛陽享樂。

朝臣們紛紛寫了奏章,希望東宮太子能夠將皇帝勸回來。

李承乾已習慣了處理諸多國事,如果說一個太子的實習期有一年之久,這一年的實習成果,也足夠向朝臣證明這個太子可以成為皇帝。

有些時候,過於擔憂自己的處境是不對的,只會陷入無止境地內耗。

而眼下父皇出去遊玩一年,東宮太子什麼都不需要做,留在長安的官吏就會自覺地站在東宮這一頭,甚至責罵陛下與讚譽太子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李承乾陪著爺爺走在北苑,平日裡麗質與東陽就在這裡,而且北苑外還有一支娘子軍守衛著。

“爺爺,父皇現在的心情一定是很為難的吧。”

“唉……”李淵嘆道“你父皇多半要回來了,再不回來馬周都會勸諫你父皇的。”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