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吐蕃贊普二十四歲了,他一直把大唐的太子當作學習的對手,並且對崇文館的書卷十分痴迷。

馮德遐道“贊普應該說丟棄,像丟棄了吐蕃,而不是放棄,言語的意思差了一些。”

松贊干布拿起一卷書,翻看著,“你將書卷送來,唐人不會責備你嗎?”

馮德遐搖頭道“不會。”

“你們唐人是如此地驕傲,願意將這些學識傳播出去,甚至不願意藏起來。”

“贊普何時將玄奘交給我們。”

松贊干布道“玄奘是我的好友,我不能看著他死在長安,若唐皇可以赦免他的罪過,自然可以放他回去。”

“陛下從未說過玄奘是死罪。”

松贊干布盯著眼前的火光,又道“我不能看著朋友就此在長安受罪,是我將玄奘從泥婆羅帶了出來,他答應了吐蕃,要為吐蕃鑿佛窟。”

馮德遐問道“贊普是要等玄奘履行了約定,將佛窟造好之後再交還給我們?”

松贊干布頷首道“他現在正在鑿著,每天都在鑿,應該不會太久的。”

馮德遐走出間小屋,也不再與松贊干布多言,翻身上馬之後,便朝著遠處而去。

在吐蕃王宮後方的雪山,這裡聚集著一群孩子,他在牛群中玩鬧著。

策馬而過,來到雪山腳下,馮德遐聽到了錘子打在鑿子上的聲音,遠遠看去,就見到了一個穿著僧袍的人正在鑿著山壁,他孤身一人,一把錘子與一個鑿子,就這麼敲打著。

“玄奘!”

聞言,對方的動作停下,多少年了他幾乎都快忘了關中話話是什麼口音。

他閉上眼,想要再聽一次。

“玄奘!”馮德遐已到了眼前,他取下身上的大氅遞給他,道“我就知道松贊干布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你,讓你一個人鑿佛窟,這要鑿到何年何月!”

玄奘唸誦了一聲佛號,問道“你是?”

“下官馮德遐,禮部安排在吐蕃的使者,奉命往來吐蕃與青海。”

“嗯。”

玄奘應了一聲,安靜地觀察著眼前這個人。

馮德遐拉起他的手道“不要鑿了,松贊干布就是在為難你,他根本沒想讓你回唐。”

玄奘搖頭道“我會幫吐蕃鑿出佛窟,松贊干布不能背棄他的諾言,他若背棄了,往後他的臣民也會背棄他,我不能私逃,就算是要回去,也該了卻此間事,松贊干布的勇士會送我回大唐,我再向陛下請罪。”

“嗯?”馮德遐很是驚愕,這個玄奘太平靜了,平靜得有些不可理喻。

又覺得這個玄奘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要在吐蕃讓松贊干布心悅誠服,讓吐蕃人誠心誠意地送他離開。

而不是逃離吐蕃。

馮德遐來回走了兩步,又道“你可真是個痴人。”

玄奘雙掌合實,行禮道“有勞使者走一遭,還請回吧。”

馮德遐吩咐道“大氅你就留著,你若能活到那一天也就罷了,你若死了,吐蕃也就完了。”

玄奘閉著眼,雙掌合實低頭行禮。

回到青海之後,馮德遐將自己在吐蕃的見聞寫成了奏章,讓軍中的將士將奏報送去長安。

這份奏報,到了貞觀十五年的十月才送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