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臣在這裡讓鄉民培育作物。”郭正一指著遠處的一片田地說著。

李承乾抬眼望去,倒是見到了遠處種著一畝白菘。

在齊民要術記載中白菘似蕪菁。

史書上的唐朝文學大家韓愈,韓昌黎,他就酷愛白菘。

現在司農寺打算在關中大規模種植,要成為像蘿蔔芹菜那樣的主要作物。

李承乾道“捲心菜如何?”

郭正一回道“種下去了,過些天就可以採摘。”

說話間,李承乾注意到郭正一的後腰的腰帶上還夾著一卷書,這卷書正是東宮故事集。

中秋宴那天河間郡王就在賣他的書,聽說程咬金那個老匹夫買了一萬卷,趙國公買了三千卷。

皇叔家的書籍滯銷問題,因一場宴席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人活在世上,物質財富是人們的首要追求,而後才是精神財富。

李承乾任由郭正一帶著路,看著現在司農寺的各項成果,在郭正一領班下的司農寺充分地秉持郭駱駝的務農精神,並且以鄉農為主,進行因地制宜的改善。

郭駱駝就很明白,他清楚地認識到一個觀念,這世上是先有人,才有地。

李績則看得出來,太子殿下的心思並不在這些作物上,似乎是在等什麼人。

只要太子殿下出了皇宮就會很多人得到訊息。

李績目光掃視四周開闊的田地,果然就見到了有一隊人正在策馬而來。

等馬兒更近一些了,對方翻身下馬,快步走來。

來人穿著官服,正是顏勤禮與溫挺。

顏勤禮遞上一塊布,朗聲道“太子殿下,按照京兆府尹的吩咐都安排好了,所有棉麻布漲價四成。”

“呵呵……”李承乾輕笑道“給許敬宗一把刀,他能將那些商賈的肉割光。”

顏勤禮道“殿下所言極是。”

李承乾打量著這塊布,布上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就寫著棉六成,麻四成。

顏勤禮解釋道“一開始那些商賈說希望賣便宜些,做了這個牌子之後,許少尹不僅沒有便宜,反而是將布的價格提到了兩百錢一尺。”

“嗯,挺好的,有了標準之後就該更貴的。”李承乾揣著手抬手道“鄉民們的勞動所得,千萬不要輕賤了。”

“臣領命。”

許敬宗賣得越貴京兆府的市稅也就越多。

其實到現在為止,京兆府在關中的行事方式還是很粗暴很簡便的。

棉麻的矛盾剛出現端倪,這就已接觸到了商業精細化的苗頭。

這種苗頭才剛出現一點,就像只是出現在田地裡一星半點的綠色。

做好這件事,唐人的商業就能夠更往前一步,做不好再高的樓都會倒塌,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一落千丈。

李承乾吩咐道“往後讓許敬宗行事想得更周全一些。”

顏勤禮道“臣明白。”

他們走之後,李承乾還瞧著溫挺的背影,看起來倒不消瘦。

“這溫挺看起來還挺健康的。”

李績在一側回道“聽聞駙馬都尉挺近來醉心京兆府事務。”

李承乾道“還以為溫老先生過世後,會對他造成更大的打擊,現在想來一切都好,溫老先生春秋六十有四,作為後人不該消沉的。”

從私心來講,李承乾希望有更多的人為社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