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願意傾聽下屬話語的人不多了,太子能夠剖析利弊,與人不談目的,不說要求,只是循循善誘,還能說一起進步,共同學習,自謙又很踏實,真是太難得了。”

關中就要入夏,西北的戰事正是最焦灼之時。

三路兵馬合圍青海,勢要拿下吐谷渾王伏允。

此次剿滅吐谷渾的大將,也就是現在指揮三路大軍的將領,李靖大將軍就在大軍後方。

李道宗帶著一萬兵馬剛拿下了西海的庫山,甲冑上的血跡還在,又收到將令,進軍青海南側。

他剛來到前軍大帳,坐下來灌下一口涼水,休息片刻。

“報!”帳外有傳令兵朗聲道“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將軍與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大將軍,已經攻入赤水源!”

李道宗聞言,當即拿出了地圖,看著圖上的行軍路線。

李道彥,高甑生,契苾何力正面攻打赤水源。

而自己這邊,與侯君集為一路,正在西海南側。

將手中的水囊重重放在桌上,李道宗喝問道“侯君集的兵馬,現在在何處?”

“回將軍,還在清剿庫山的吐谷渾人殘部。”

李道宗一隻腳踩在胡凳上,出征已有兩月,下巴的鬍子又長出來了,他撓了撓鬍子,目光又落在了烏海那條路上。

就因為當初出征前,太子說過吐谷渾王可能會從烏海逃竄,心裡總是惦記著這件事。

那時候還覺得太子殿下年少不知兵事,隨口一說。

現在李道彥已帶兵攻打赤水源,

李靖,李大亮他們又在西海的東側,正在攻打曼都山。

與侯君集剛拿下庫山,距離烏海要道最近的唯有自己這支兵馬。

李道宗忽然一笑,道“難道我大唐的東宮太子是一個兵家奇才不成?”

一旁的裨將問道“大將軍何出此言?”

李道宗拍案道“這個伏允是個不會用兵的蠢貨,他膽敢困守赤水源,此戰必敗無疑。”

從地圖上來看,唐軍的合圍之勢已成,吐谷渾人留著大隊兵馬,卻只知聚攏兵馬困守一地,到現在還不想著分兵突圍,自找死路。

現在他要潰逃,只有烏海一條路。

還真讓太子說對了。

起初戰事還未開始,誰能知道這個吐谷渾王根本沒有用兵的膽子,先撤守障山,又困守赤水源,形勢變化之快,唐軍行軍路線也一直在變。

李道宗不屑伏允的用兵之法,目光盯著烏海要道,忽然一笑,“帶五千兵馬,與老夫一起去截擊伏允。”

“將軍,我們不等侯將軍嗎?”

李道宗嘖舌道“這個侯君集在後面拖拖拉拉,顧不上了!大功就在眼前,將士們隨我去立大功。”

大帳內,將士們齊聲應道“喏!”

軍報隨著傳令兵,一次次傳遞到西海戰場的後方,也就是大將軍李靖的大帳中。

穿著一身甲冑,神色嚴峻的李靖坐在中軍大帳,他翻看著前方傳來的戰報,遲疑道“李道宗要去烏海道?”

“回大將軍,一個時辰前送來的急報,想來現在庫山大軍已開拔。”

李靖深吸一口氣,點頭道“這些軍報送去長安,包括庫山,曼都山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