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舅爺家的老僕從買來了一大盒的甑糕。

李承乾笑著接過道“麻煩了。”

那老僕從笑著道“殿下不用說這些的,還有什麼需要告知老奴。”

再看一眼舅爺的神色,他老人家已經將牌放下,眼看已是黃昏天色,李承乾起身道“天色不早了,孤要是不回去弟弟妹妹們都不知道今晚吃什麼。”

高士廉扶著腰站起來道“回去吧,殿下能夠在東宮好好坐著,老朽就心滿意足了。”

李承乾錯愕一笑,道“您說得好似孫兒不會在東宮乖乖坐著。”

黃昏天吹來一陣涼風,高士廉搖頭道“回去吧。”

向著舅爺作揖行禮,李承乾帶著李恪走出這處府邸,黃昏的溫和陽光嗮在長安城,將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帶著李恪迎著夕陽走向朱雀大街,李承乾道“你看,舅爺其實是個很隨和的人。”

李恪低聲道“皇兄的那小遊戲還是很有意思的。”

正如楊妃說的,如果東宮能夠在長樂公主有困難的時候奔走相助,那麼在將來其他的弟弟妹妹有難也一定會幫忙的。

正是因為這點,楊妃才會讓李恪來接近東宮。

其實本來,也就是以前的李承乾與李恪的關係很不錯。

如李恪這樣實誠的孩子,是一定會有朋友的。

兩人走到朱雀大街,一路朝著朱雀門走去,街道上來往的行人不少。

在古代,人品亦是一種很重要的資產。

這也是難免的,在這條件受限的千百年間,人品也是一個人的重要履歷。

走入承天門,李恪又道“今日謝皇兄引見許國公。”

李承乾嘆道“要不一起去東宮用個晚飯?”

“不了,還要去見過母妃。”

“也好。”

兩人在承天門的分別。

東宮內一群孩子還在盼望著皇兄回來,看到夕陽下的身影,李治第一個跑來,“皇兄,今晚我們吃什麼?”

“今晚多吃點蔬菜。”

“嗯?這是什麼?”李治使勁嗅了嗅,道“是甑糕!”

李承乾將盒子交給他,囑咐道“分給大家吃,誰敢吃多了不吃晚飯,等著收拾吧。”

李治笑著露出剛換了牙不久的牙齒,捧著一盒甑糕高興地跑入東宮。

孩子們還是天真無邪的,一口甑糕就讓她們幸福地眯起了眼。

長安,許國公府邸,高士廉看著眼前的一張張牌,將它們整理好,又一張張地鋪開。

等老僕從端上一碗黍米,還有一些燉過的羊肉,與一碟野菜,低聲道“您可以用飯了。”

府邸內,很安靜,高士廉問道“高林啊。”

老僕從彎腰,同樣蒼老的臉道“您有什麼吩咐?”

高士廉雙眼似有回憶,低聲道“蜀中還有訊息送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