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元年始(第2/4頁)
章節報錯
曾經高高在上,無人敢觸其威嚴的帝王,如今成了人人皆可踩上幾腳罵上幾句的千古罪人。
除卻京中之外,這一樁樁訊息也已飛快地傳往了各處。
而縱然再如何罪大惡極,觸天下人之大怒,可到底人已經死了,一切皆如塵落,已然歸土。
當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或明或暗地放在了另一件大事之上——
這件大事,才是眼下最實際之事,它關乎著真正的天下大局利弊。
……
這一日,連日陰雲散去,天色一派清朗。
太子——現在或該稱其為榮郡王,其父已被廢黜,帝王不再是帝王,儲君便也不再是儲君。
是以,榮郡王隨同解首輔、江太傅、明御史等一行近二十名大臣,登了燕王府的大門。
解首輔為首,手捧先皇遺詔,請燕王殿下奉旨登基,主持朝政大局。
奉旨二字是謂關鍵。
此行前來相請,為得便是一個名正言順。
燕王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過程,此乃其應得之物。
大慶需要一位名正言順的新帝,用以安穩各方人心。
他們身為臣子,除卻各人名節不談,亦肩負大慶朝堂顏面榮辱與風骨,自然也需要一個名正言順、迎立新帝的理由。
而當下,這一切的名正言順,皆在此相遇了。
毋庸置疑,這便是最好的時機。
在最好的時機,行該行之事,是謂理所應當。
燕王府,前廳內,燕王緩緩起身,看著跪身請命的眾大臣,抬手施禮,言辭簡短,聲音清晰有力——
“願不負先皇與諸位所託。”
此言出,眾人再度跪拜。
齊聲高呼:“臣等必當竭力輔佐新帝!”
君臣齊心,方可開太平永寧之世。
願這一次,上天還給大慶的會是一個稱職的君主。
這是眾臣之盼,亦是眾生百姓心中所祈。
……
新皇登基,乃是頭等大事。
自那日解首輔等人自燕王府離開之後,各處各部很快便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了登基事宜。
而籌備剛開了個頭,燕王便有了交待,道是務必不可鋪張,一切從簡即可,若是禮法祖制準允,直接送件龍袍到他府上,他換上之後自行進宮開早朝即可。
大臣們聽得哭笑不得。
玩笑歸玩笑,該採納的卻也採納了。當下國庫並不充裕,新帝有此提議,倒也叫戶部大為鬆了口氣。
鬆氣之餘,便是感慨。
且不論日後如何,至少此事一出,叫人看到了大慶的希望。
紀棟更是險些為此涕淚縱橫——有一個會過日子的皇帝,可真的太叫人有安全感了!
先前聽聞這位燕王殿下前往鎮國公府作客,單是送禮便足足送了好幾車,他為此還很是嫉妒……咳,不——很是忐忑來著!
現下看來,倒不必擔心這是一個會將他的俸祿都揮霍乾淨的敗家子了。
雖解了俸祿不保的心結,但紀大人尚有著別的擔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