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派兵沿途阻截,其實也不是太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透過益州軍的這一舉措,他更能確定,益州已經沒有多少兵馬,否則絕對不會捨棄群山天險,而選擇在三江口與魏軍決戰。

“諸公,益州沒人了!”想明白這些,法正臉上露出笑容:“他們連阻截我軍的兵馬都湊不齊,還怎麼阻擋我們奪取益州,成就主公千秋大業?”

“法公用兵入神,屢屢擊破益州軍,實是為主公立下不世功勳!”楊修說道:“我們願意追隨法公,再立新功!”

眾人起身,一同說道:“我們願追隨法公,再立新功!”

“傳令!留下少部兵馬鎮守成都,大軍明日開拔!”法正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大軍出征,一般來說人是越打越少。

可曹鑠的軍隊卻有個奇怪的現象。

每逢攻破某個地方,他的軍隊就會有所擴充。

其中當然不乏從俘虜中徵募來的精壯,也有自願前來從軍的百姓。

法正進入益州的時候,只是率領了五萬大軍。

當他離開成都開往戎城的時候,大軍人數已經擴充到了八萬有餘。

新招募的將士沒有經歷過戰場廝殺,他們雖然穿上了魏軍的衣甲,也配發了嶄新的軍械,行軍的時候卻走在隊伍的最後面。

沒有充足的時間操練他們,法正只能選擇讓他們在戰場上成長。

可上了戰場,直接把他們送去與敵軍廝殺,無異於讓他們送死!

新兵,尤其是從來沒有經歷過廝殺的新兵,士氣再高昂,也絕對支援不住淋漓鮮血給他們帶來的衝擊。

只有讓他們看見過鮮血,經歷過死亡,他們才能逐步成為真正的百戰猛士。

離開成都,法正走在大軍的最前面。

和以往一樣,楊修跟在他的身旁。

“德祖,擊破三江口,擒獲諸葛亮,益州可就是我們的了。”法正問楊修:“得到益州以後,你打算做什麼?”

“得到益州,還有交州沒有拿下,不過應該沒我們什麼事。”楊修回道:“聽說主公已經安排司馬仲達討伐交州。”

“司馬仲達?”法正問道:“就是早年跟在主公身旁的司馬懿?”

“正是。”楊修回道:“司馬仲達追隨主公很早,如今已經做到了左將軍。有他統領大軍,交州用不多久也會落到主公手裡。”

“等到天下一統,也不知主公還用不用得著我們這些人。”法正說道:“討伐異族,會不會再啟用新人?”

“天下就這麼大,人才雖然不少,新人卻需要發掘。”楊修回道:“主公和劉玄德不同。劉玄德擅長過河拆橋,可主公卻是有情有義,絕對不會把我們這些人怎樣。”

“法公是不是被劉玄德給害苦了,所以也在擔心主公?”楊修隨後問了一句。

“我當然知道主公不一樣。”法正說道:“只是功勞太多,總有不妥的地方。”

“放心好了!”楊修笑著說道:“法公有了益州一戰的全勝,將來主公對你必定是加以重用。” 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