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中文網—﹃ 值得收藏的網路小說閱讀網

陳琳是當年的“建安七子”之一,才情當然不是一般人可比。

得到曹鑠吩咐,他當即揮毫潑墨,不過頃刻間一篇有關曹恆的詔書就洋洋灑灑出於他的筆下。

寫完了詔書,他雙手捧著遞給曹鑠。

曹鑠看了,帶著笑容滿意的點頭,隨後把詔書轉交給郭嘉:“奉孝看看,孔璋才情果真非同一般人可比,不過片刻寫出的這篇詔書已是足以令天下人對太子仰慕欽佩。”

郭嘉接過詔書,看了之後說道:“只要這道詔書昭告天下,再有惡毒小人企圖混淆視聽,怕是不會有人相信他們的言辭。”

“要不要添上一句,凡是惡意中傷太子者,以散播謠言問罪?”曹鑠問了一句。

“不用。”郭嘉回道:“陛下只要把這道詔書傳達下去,即便不向那些人問罪,他們也是不會得到世人認同。倘若他們堅持散播惡毒言論,只需讓人假扮百姓動手揍上一頓,其他人就會一擁而上,即便不給打死,至少也會打殘。”

“要是真有像那樣唯恐天下不亂的,打死打殘也是不再可惜。”曹鑠點頭:“絕對不能讓不該有的言論佔據主導,更不能讓他們的惡意中傷動搖了太子地位。”

“陛下吩咐的我明白了。”郭嘉回道:“有了這道詔書,其他不用陛下勞心,我來解決就好。”

“有勞奉孝。”曹鑠說道:“你倆辛苦,先各自回去忙自己的事吧。”

郭嘉和陳琳起身告退。

離開房間,陳琳向郭嘉問道:“陛下要我突然前來寫這麼一道詔書,難不成真會有人惡意詬病太子,唯恐天下不亂?”

“世上人有千千萬,總有那麼幾個唯恐天下不亂的。”郭嘉回道:“大魏雖然得了天下,卻還是會有人認為天下尚未穩固,只要煽動百姓,終究還是能鬧出一些亂子。”

“天下已經穩固,百姓安居樂業,誰還會蠢到跟著那些人做些沒有必要的事情?”陳琳不解的說道:“除非百姓是真的傻了。”

“這個世上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缺少傻子。”郭嘉微微一笑,對陳琳說道:“孔璋剛才那道詔書,著實是寫的漂亮。這道詔書一旦傳達天下,別說那些企圖惡意中傷太子的小人無法見縫插針找到藉口,天下百姓對太子也一定是多了幾分信服。”

“陛下對太子還真是煞費苦心。”陳琳說道:“太子討伐異族,陛下在長安給他收拾殘局,也是十分不易。”

“當年陛下領軍南征北戰,他的背後可就沒人肯收拾爛攤子。”郭嘉說道:“武帝還在的時候,也是時常會對陛下產生懷疑。為陛下說話的幕僚和將軍越多,武帝心中的懷疑也就越深。直到臨終,他才明白,真正適合接管曹家大權的也只有陛下一人而已。很多言論,其實都是當年的二公子暗中散播。”

郭嘉說的武帝當然是指曹操。

曹鑠登基以後,追封曹操廟號魏武帝。

廟號是皇帝死後,下一任皇帝追加,所曹鑠也不知道等到他百年以後,自己的廟號究竟會是什麼。

提起當年曹操對待曹鑠,郭嘉心中不免一陣唏噓。

曹操其實也是個疼愛兒子的父親,尤其是到後期,他越來越認定曹鑠就是繼任者,只不過沒能把控住曹丕的野心,以至於有了鄴城之亂。

曹鑠當年並沒有在曹操死後立刻向曹丕下手。

雙方實力相差太多,曹鑠一旦下手,必定碾壓曹丕。

而那時曹丕做的惡事雖然足以讓他死上百回,可曹鑠一旦那麼做,總是會有一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跳出來攻訐汙衊。

地位還不是特別穩固,曹鑠冒不起這樣的風險,只能暫時退回壽春,先讓曹丕折騰一段日子。

等到曹丕折騰的差不多,讓許多人對他失望到極點的時候,曹鑠再反悔鄴城把他一舉拿下,才可以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郭嘉真正認定曹鑠適合接管曹家大權,從而一統天下成就千秋功業,正是從那件事開始。

身處高位,不僅僅是要對必須剷除的對手心狠手辣,還得懂得隱忍。

往往看起來可以輕易碾壓對手的時候,恰恰是最不適宜碾壓的。

曹鑠當年就是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才在殺了曹丕以後,仍然能得天下民心,才能最終一統大魏,從而破東吳、滅蜀漢,最終完成統一,替代了漢室,建立大魏王朝。

相比於當年的曹鑠,太子曹恆對敵人確實是做到了心狠手辣,可他畢竟還是年輕,而且生長的環境也與曹鑠大有不同。

身在關外,曹恆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擊破異族,根本沒有顧忌過在征討的過程中,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要用什麼法子挽回影響。

這些當然只有身在長安的曹鑠為他去做。

作為皇帝,也作為太子的父親,曹鑠這樣做,無非是告訴後宮和整個天下,繼承大魏皇權的只能是太子,任何人都不要試圖動搖太子的地位,因為在太子的背後,始終站著他這麼一位大魏的皇帝!

郭嘉與陳琳離開,曹鑠也走出了房間。

房間裡傳出了曹鑠的聲音:“把陳公臺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