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2章 全民軍令(第1/7頁)
章節報錯
曹恆做出了分析,隨後看向姜維和陸遜。
“你倆認為,我們到時候該怎麼辦?”他問了一句。
姜維和陸遜彼此看了一眼。
“我認為應該繼續向前推進。”姜維說道:“主公要的是我們把羯人徹底滅了,沒能把他們給滅了,我們也沒辦法回去向主公交代。”
“伯言也是這麼認為?”曹恆又問陸遜。
“我也這麼認為。”陸遜回道:“羯人連年給中原帶去困擾,主公早就想要把他們滅了,既然長公子這次是帶著主公的詔令出征,當然要把事情辦的徹底。”
“匈奴人怎麼辦?”曹恆說道:“要知道匈奴人可比羯人多的多。”
“他們要是敢阻撓,一併給滅了就是。”姜維回道:“我聽說主公早年曾把匈奴人打到無力回擊。雖然經過多年休養,可他們能不能恢復元氣還未可知。”
“匈奴單于呼廚泉如今還被軟禁在壽春。”曹恆點頭:“我聽說他們那裡代為實行大單于權力的,是曾經的左賢王去卑。去卑是父親扶持起來,其實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會不會和我們大魏為敵。”
“他要是協助大魏剿滅羯人,我們就不用理會匈奴。”姜維回道:“他要是敢於攔阻大軍剿滅羯人,長公子就可以找到藉口,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把匈奴人也給抹掉。河套一帶原先曾是大漢的疆土,只因為匈奴人投靠了漢室,當年的大漢才把這裡分割給匈奴人。雖然漢室對匈奴人有恩,可他們卻還是趁著大漢衰微殺入了中原,要不是主公曾領軍討伐,到現在匈奴人也不會消停。”
“你倆認為匈奴人會協助我們剿滅羯人,還是會保護羯人和我們為敵?”曹恆問道。
“我覺得他們應該會選擇保護羯人,與我們為敵。”陸遜說道:“大魏富饒,異族向來不肯看得到中原強盛。可中原卻總是要比他們更容易壯大,所以我覺得他們會不失時機的與大魏為敵。”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原從來沒有真正把異族趕盡殺絕,每到佔了絕對優勢,總是會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姜維說道:“如此一來就陷入了反覆之中。我們強大,則異族消停。一旦中原出現戰亂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蕭條,異族總是會不失時機的趁機起兵,給中原帶來無盡禍患。“
“其實你倆想說的,只是出兵以後絕對不要給異族留下任何存活下去的機會。”曹恆問道:“除惡務盡,是不是這個意思?”
“正是。”姜維回道:“我們也明白,滅了一個族群並不容易。可要是不滅他們……”
“羯人數量不多,滅了他們很容易。”曹恆說道:“可匈奴人卻不同,他們人數眾多,要把他們給滅了,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豈是要不是主公這麼多年一直在鼓勵生養,中原早就沒有多少人口。”陸遜回道:“我記得主公每奪下一個地方,最先做的就是鼓勵百姓生養。短短數年,各地人口數量激增,才能確保我們有足夠的兵源可以徵募。”
“你倆說的也沒錯。”曹恆說道:“父親給我的指示是把羯人給滅族,卻沒有說匈奴人也需要滅族。其實我們只要沿襲父親曾經的做法,滅了匈奴也不是沒有可能。”
“長公子的意思是……”姜維和陸遜瞬間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過倆人還是追問了一句。
“我的意思很簡單。”曹恆回道:“我們可以把匈奴人遷徙到中原,讓他們與中原人融合。只要能滅了匈奴人的大單于和各部族大王,這件事很容易促成。”
說到這裡,他先後看了看姜維和陸遜:“其實兩位都很清楚,如今的中原人,有不少就是當年父親下令融合了胡人,他們的習性已經改變,儼然是中原人無疑。就連我們軍中將士,也有不少是匈奴人或者其他胡人與中原人的後裔。”
“主公當年這麼安排,確實有他的道理。”姜維點頭說道:“要不是融合了許多胡人,中原人口也不可能壯大的如此之快。”
“現在最要緊的還是趕緊解決內奸的事情。”曹恆說道:“內奸一天不除,將士們出關以後,就一天不會得到安穩。一旦被羯人得到真實的情報,就將有不知多少將士埋骨他鄉。”
“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姜維和陸遜躬身應了,隨後倆人一同告了個退,離開曹恆的住處。
他們離開以後,曹恆還在檢視著那張地圖。
地圖確實很清楚的標註著哪裡有匈奴人的部落,哪裡又有羯人的部落。
從當年描繪地圖時的情景來來,匈奴人那時正在向南方擴張,而羯人在一定程度上還屬於他們的附庸。
這幅地圖的描繪,要比曹鑠征討匈奴更早。
曹鑠討伐匈奴以後,北方的部族分佈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匈奴人的部落在河套以南逐步消失,最終雁門關以北,到雲中郡的這段地界,曾經分佈著的匈奴部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同樣被曹鑠打壓到幾乎快要滅族的羯人部落,
可羯人並沒有像匈奴人那樣往北退走,他們在中原大軍撤離以後,又往南推進了不少。
當時北方雖然已經落到了曹鑠的手中,南方的戰事卻牽絆住了他,他也只能選擇死守長城以南,在長城北面的許多地方,逐步被胡人侵佔。
侵佔長城以北的並不只是羯人,匈奴人也在居庸關一線頻繁出現。
西邊還有羌人、鮮卑人,而東邊的東胡人也並沒有消停下來。
胡人雖然會被打服,可他們在被打服以後,還是會察言觀色,偷偷觀望中原人的動向。
當曹鑠的主要精力被南方戰場和中原戰場吸引過去的時候,他們試探性的發起過一些小的進攻,也製造過一些小規模的摩擦。
透過這些小規模的摩擦,一點點的蠶食著中原的地盤,把曹鑠的大魏邊界推進到了長城沿線。
曹恆這次領軍來到雁門關,就是要讓胡人知道,他們曾經幹過的那些事情都只是枉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