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各自有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們怎麼認為?”孫權向其他人問道。
在坐的眾人面面相覷,過了片刻才有一人說道:“張公說的沒錯,曹家兵強馬壯十倍於我。一旦與曹家開戰,我軍必定不是對手。”
有人附和著張昭開口,其他人也紛紛跟著附議。
眾人口徑一致,孫權臉色卻是十分不好。
自從當年孫策亡故,他接管了江東以來,先是平定各地叛亂,隨後又與荊州劉表征戰數年。
在他的治下,江東如今商賈雲集富甲一方,可軍力卻遠遠不如曹家。
與劉表爭鬥,江東不僅不會落到下風,反倒還時常處於優勢。
然而這次來的卻是曹操!
曹操屯兵襄陽遲遲不去,孫權已經感覺到了什麼,只是不好當著眾人的面說。
勸他及時部署抵禦曹家的只有周瑜和魯肅等少數幾人。
當年孫策曾囑咐過他,外事聽周瑜,內事聽張昭。
然而這次面對的危機,卻是外事內事皆有。
於外,曹操大軍就在荊州,隨時可能南下討伐江東。
於內,張昭等人和周瑜等人意見相左,彼此各執一詞,好似誰都有道理,可他卻不知道該聽誰的才好。
眾人還在七嘴八舌的說著,一名衛士走了進來:“啟稟吳侯,魯公接了諸葛孔明來到。”
孫權還沒說話,張昭向他問道:“敢問吳侯,此時為什麼要見劉備手下?”
“劉備坐鎮夏口,先前也曾與曹操作戰。”孫權說道:“諸葛孔明既然前來見我,閉門不見終究不好,聽聽他說什麼再做決斷,或許更加穩妥一些。”
“難道吳侯信得過劉備?”張昭說道:“此人屢次投奔他人,最終卻捨棄施恩者離去。當年他投效曹操,卻參與了衣帶詔。後來投效袁紹,卻帶著袁紹的兵馬從汝南逃走。此人向來沒有信譽,吳侯與他打交道,還是得謹慎些好。”
“張公所言我都記下了。”孫權說道:“我也只不過是打算見見諸葛孔明,並沒決定與曹家為敵。”
“還請吳侯辯明情勢,早些做出決斷。”張昭說道:“如果曹家果真大軍來犯,只要獻出江東,他們必定不會為難,吳侯起碼還能落個半生安穩。”
“我明白張公的心意。”孫權先是應了一句,隨後向衛士吩咐道:“把諸葛孔明請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