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劍僧轉世還因果(2/2)(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瀾景洲靠北邊有一座不大的縣城,叫做永樂城。
說是城,不過是個鎮子,也不過是幾萬人常住人口,地方偏人又少,沒有什麼修士,只是後來有百家的夫子們遊歷,路過這裡,曾經停留了一段時間,傳下了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的法門。
其中修持法家法門的弟子稍微學成之後,就如同老師一般在外遊歷。
儒家弟子則是留在這裡,那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樣貌儒雅,自認為儒家弟子若要立功立德並不在天地廣闊,而要低頭去看,自己仿照大城池的學宮武院,開辦了一個小小的學院,招收弟子前來聽他講學。
若有些因故而父母離散,亦或者無家可歸的孩子,也一併收入書院教導,轉瞬已經六七個年頭,四年前大雪隆冬,門外有孩子啼哭不止,夫子聽到動靜出來,見到一匹狼咬著包袱,包袱里正是一個嬰孩。
有餓狼相送,青蛇在包袱上纏繞,如同繩索將其包袱抱緊,裡面則窩著幾隻為了過冬而吃得肥碩的松鼠,為那孩子取暖,分明大雪隆冬,水中寒冰足有數尺,能凍殺常人,那孩子卻酣睡如常。
夫子大為驚詫,猜測是哪家窮苦人將這孩子拋棄,既然天地生靈將他送來,自己又恰好無子,索性將其收入門下,悉心教導,當下接過包袱,將那孩子抱在懷中,野狼,青蛇,松鼠朝著夫子拜了三拜,才轉而入了林中。
後來開春獵人上山,才發現那狼已經餓極,最後餓死於大雪。
青蛇未曾冬眠也僵死於林,唯獨松鼠似乎逃過一難。
後又傳來有三百里外有山村被焚燬,全村幾乎死絕
這才猜測,它們竟然是從烈焰中將孩子搶出,隆冬臘月跨域山路,將這孩子送出來。
夫子心中越發好奇,這孩子究竟為何,竟連這些不通靈智的野獸都不忍傷害,在其三歲時候,讓其抓鬮,抓了一柄劍,夫子略有遺憾,旋即傳授其儒家法門,這孩子卻極為聰慧,舉一隅而返三,夫子大喜,一身所學,竟然兩年就被這孩子學盡了。
每日讀書似乎有浩然正氣浮現。
年歲漸過,孩子漸長,這一日,永樂城外三百里處,一身穿灰衣而負劍的僧人快步而行,雙目以望氣之術遠看,炯炯注視遙遠方向那隱隱浩大劍氣,降妖伏魔,浩大純粹,了塵微吸口氣,心中隱隱按捺不住的激動。
這數年間,他揹負佛劍行走天下,希望能夠找到師父的轉世之身。
眼下終於似乎尋到了。
是時候將這保管了五六年的佛劍,物歸原主!
劍僧神色堅定,當下邁步往前,遇山翻山,遇水踏水,便要進那城中時候,眉頭微皺,轉頭西望,看到了山脈一側凶氣怨氣翻滾,腳步微頓,遲疑了下,看了看這一座永樂城,師父就在其中,邁入城中,片刻就能夠找到。
可是他看了看那遠處凶氣,還是嘆息一聲,雙手合十道一聲阿彌陀佛。
轉身邁步朝著那凶氣所在之處翻騰而去。
打算先將這兇災之處鎮壓,然後再返回來見師父也不遲。
心裡想著這念頭,甚至於按下步行修心的手段,化作佛光奔騰而去,將兩個駐守的城衛嚇了一跳,回過神來之後,對視一眼,古怪道:
“怎麼又來一位仙人?”
“算上三個月前來的那一位,已經是兩位了。”
“是啊,不過也是奇也怪也,那上一位是個拄著拐的瘸子,這一次又是個揹著劍的光頭……”
早在三月之前,便已經有了一位客人抵達此處,也是展現出了了不得的手段,只是樣貌不好,做乞丐打扮,身穿布衣,大目虯鬚,不修邊幅,右腿瘸了,拄著一根碩大鐵柺,腰間還掛著一個酒葫蘆。
其修為遠遜色於以神魔之基,入大乘佛法的劍僧了塵。
所以當日只是隱隱見到這城中沖天而起浩大純粹的降魔劍意,沒有能夠注意到三百餘里之外的凶氣和怨氣,讚歎兩聲,飲一口酒,拄著碩大鐵柺,一瘸一拐地走進了這永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