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尋蹤(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在馬車上,允臻閉著眼睛養著神。錦瑟則坐在一邊看著書……
其實這一趟出來,允臻完全沒有必要帶著錦瑟的。或者說,帶著錦瑟反倒可能會給自己添些麻煩。可是,若把她留在京中,允臻更有些不放心。
眼下,他還不希望賀萱有太多的時間與錦瑟接觸。允臻看的明白,只要把錦瑟握在自己的手裡,那賀萱是跑不遠的!
錦瑟一如往常一樣,並沒有多去打聽什麼。這麼多年以來的宮中生活以及在外的幾年,已經讓她很清楚一件事情,書要多讀,事要少問。
允臻帶著錦瑟,帶著從畫師按村民描述畫出的賀萱父親的畫像,還有根據打聽出來的一些關於口音的事情,允臻就帶著這些線索,一路南下了去。
關於口音的這件事情,允臻知道了一點細節,雖然賀萱的父親平日裡極為小心,可是,人都是鄉音難改的,特別是某一處的方言,有些時候會不自覺的說講出來。值得讓允臻欣慰的就是,按照村民所述,賀萱的父親應該與自己的母親,也就是當今的太后,算是同籍。這樣一來,就大大的劃小了允臻要找的範圍。
這一回,允臻沒有像上一次那樣微服住在它處,而是直接住進了自己的外祖家。
雖然這件事情,允臻並不想大張旗鼓,但仰仗著外祖一脈在此處的勢力,想打聽個人出來,實在是件易事。
但是允臻卻沒有想到,這件事,容易的讓自己有些太過出乎意外了。
轉眼間,允臻已經和錦瑟到了這裡已經有三五日了,歇既然是歇好了,那就應該開始做些正經的事情了。
這一日,允臻叫了舅母陪著錦瑟到此處的名勝遊玩,自己則拉了舅父談自己要辦的事情。
“不知王爺叫微臣前來,有什麼吩咐?”
太后的孃家姓齊,眼下這位允臻本應該叫舅舅的人,名叫齊永。
“我想麻煩齊大人給我找個人,不過這件事要悄悄的辦,不要太張揚了。”
“這好辦。不知王爺有沒有什麼線索,人名或者是畫像什麼的……”
“人名麼……那人的戶籍名冊上寫的是賀易之,不過我估計應該是個假名,畫像嘛,也是按著他人口述所畫,齊大人且看上一看吧。”
說著,允臻叫下人取了畫像過來,鋪在桌上。
齊永一看到這幅畫像,當時就驚在了那裡。緊皺著眉頭看著賢王,不知道賢王要找此人意欲何為。
看著齊永瞬間變的有如死灰一樣的臉色,允臻明白,這其中,一定有些蹊蹺。
“看來齊大人認得此人……那本王就方便許多了……”
看著允臻的樣子,齊永“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豆大的汗滴從頭上滾了下來,聲音微微發顫著說道:“回……回王爺的話……微臣……微臣……”
“齊大人想說自己不認識這人麼?”
“不……不是……小人認識此人。可是此人,早應該在二十幾年以前就已經……死了。”
“應該已經死了?”允臻說著,淡淡的從嘴裡擠出了一個冷笑,“若是他二十幾年以前就已經死了,我倒奇了怪了……”轉瞬間,允臻臉色一變,冷峻著說道,“說,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
齊永暗自叫苦,心裡想著:太后啊太后,妹妹啊妹妹!你和你的兒子,這是究竟唱哪一齣呢?齊永對這個王爺雖然並未從小看著長大,可是對他的為人還是知道一二的。看著他已經變的鐵青的臉色,齊永明白,自己若是答的不讓他滿意,只怕自己的明天就不知在何處了。但是,事關太后清譽之處,想來太后也不會和自己的兒子言明,自己把那裡繞開就好……
齊永長嘆了一口聲,說道:“好吧。既然王爺想知道,那微臣就說了吧。”
“說!”
“是。此人姓陶,名易之。他是被家父帶回來的一個棄兒。從小便養在咱們府上。長大後,家父見他生的清爽伶俐,腦子也聰慧,便把他放在書房裡,做了微臣與太后的伴讀書僮。這陶易之的聰慧在當時是有口皆碑的,他上了七八歲才開蒙,可是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已經把家中的藏書全部讀個通透了……這人不僅才學出眾,而且還十分的勤奮刻苦,每日黎明家父習武的時候,他都會躲在一旁偷看,直到家父發現時,他雖然不懂得心法,卻也將家傳的武學招式學的有模有樣……”
“哦?既然這樣好的人物,怎麼沒留在府裡?”
這句話,問到了齊永的難處上,怎麼說呢?說他與自己的妹妹情意相投,為了他,妹妹幾乎以死相絕入宮之事?這是萬萬說不得的吧!
齊永想了想,嘆了口氣說道:“可是這人……當時也是年輕,竟然與府裡的丫環有了私情,家父雖然盛怒,可是卻也極愛惜他這個人才,要他與那個斷情,可是這陶易之偏是個情種,家父幾次勸說都無濟於事,一怒之下,幾乎把他活活打死……”
“幾乎?”
“是啊……當時看上去已經沒了脈息,家父下令不許入殮,只扔在亂葬崗就算了。微臣念著他從小與自己的情份,請了命親自把他帶出去,想著好歹的能讓他入土為安。可是誰知,剛剛出了城,他又回過氣息來了……”
“哦?那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