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姝含著笑意:“自然是這麼一回事,如今汪家有石家與沈家這麼兩門親家,自然是什麼都不怕了。”

沈斌笑著彈了穎姝腦袋一下,“娘子你如今倒是真會說。”

兩人玩鬧笑著,沈斌面色倒是更加沉重了些,“還有件事情,如今忠國公與武功伯兩家裡鬧的有些不愉快。如今京城裡都忙著站隊,自然,站在忠國公那一塊的倒是多些。”

“陛下那裡怎麼說?”

“瞧著陛下是器重忠國公的,忠國公幾次說武功伯的不是,陛下都是向著忠國公的。還連著斥責武功伯幾次。”

其實事情至此,朝中局勢便是大約分明瞭。到了皇帝復位的天命元年八月中秋節兼萬壽節大宴上,武功伯齊有貞在宴席上喝醉失儀,當即被皇帝斥責無禮,下旨命齊有貞回家禁足反思。

隨後在忠國公的授意下,朝中言官大臣開始紛紛上·書彈劾武功伯,從御前失儀再到恃寵生嬌,再到貪贓枉法,樁樁件件都是大事,足夠讓整個齊家家破人亡。

更有甚者,還翻出齊有貞女兒齊枝從前在東宮的所作所為,從齊常在指向齊夫人,再指向齊有貞,便又翻出了齊有貞不少罪證。

“說實話,齊有貞雖是小人。可這堆成山的罪名倒也未必便都是齊有貞做下的,他沒這個實力,更沒有這個膽子。說他貪贓枉法倒也罷了,可力圖謀反,呵呵。”沈斌冷笑著:“那可真是著實是假的了。”

“只是咱們相信不相信不重要,武功伯是否這麼做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是否相信。”沈斌一邊說著,一邊緩緩從手邊拿起一匙子茶葉,投入沸水之中。一點茶葉進去,清澈的立馬變了顏色。

“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沈斌嘆息著道。

到了九月十五日,經過朝中眾人檢舉彈劾,以及一些“受害者”的上門,武功伯齊有貞種種罪名皆是落下,最終皇帝下旨,廢除武功伯爵位,廢除華蓋殿大學士官位。念在齊有貞當初為皇帝復位出力,特從輕處罰,流放金齒。齊家所有人等,視罪行輕重另論。

至此,當初太上皇復位之爭中最為出力的兩個功臣之爭落下帷幕,忠國公石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當初投了石家的人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有多麼正確,而沒有投身石家的人則是後悔萬分,並且尋求一切可能的機會想要改投石家。

若是石家能就此收手,本來也是能成就百年望族的,然而取得勝利可之後的石家倒是把手伸到了東宮之中,甚至妄想將自己家的小女兒石麗華嫁入東宮成為太子妃。

理由是如今的太子妃王若彤嫁給太子許久,一直未有身孕,這乃是皇室女子的大忌。

且先不論眾臣的想法,石家這般想法冒出來之後太子李沅便是第一個反對。

“太子妃與兒臣結髮數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且鋮王篡位之時,太子妃陪伴兒臣最為艱苦之時,兒臣怎忍心廢除太子妃?且說太子妃無子,當初太子妃可是懷了身孕的。”

皇帝聽聞倒是默然,仔細說起來皇帝皇后錢氏也無子嗣,當初也被人指摘說瘸腿眼瞎有損皇后儀容。可皇帝不也是念著當初一起患難的情分未有廢后,至少從這一點上來看,這父子二人還是很相像的。

這事倒是還有轉寰的餘地。

只是沈斌終究是坐不住了,力臣太子妃若彤的種種好處,並說太子妃與太子共患難的情分,於情於理,都不該廢除太子妃。

並且沈斌還激烈地道:“若是覺著太子妃不好生養擔心殿下膝下無子,倒不如請石姑娘入東宮為側妃。此舉不是一舉兩得麼?”

皇帝聽罷沉吟良久:“忠國公女兒尊貴,怎可為妾室?”

“天家妾室,難道不比百姓家妻子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