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也無用啊!”長公主看著穎姝這般,柔和道:“穎嬛是個好皇后,可只能算是大歆的好皇后,對於陛下來講,他不需要這樣的皇后。”

“那……”穎姝開始在先例構建起皇帝李明所需要的皇后形象了,大概……就像是這位杭貴妃一樣罷。

溫婉恭順,從不忤逆,有沒有主見反倒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了,只要足夠恭順,足夠聽話,能夠在大場面上充作一個裝點門面的人,彰顯皇室的尊貴和諧,便足夠了。

“大姐姐性子太直,從前姐夫是王爺,她是個極好的王妃。可如今,卻……未必了。”穎姝搖著頭道。

事情到了如今這個份上,穎姝便很是極其地想要入宮去看望皇后穎嬛,想要勸皇后穎嬛至少最近收斂些,先不要起衝突了,至少保住皇后的位子才好。

只是穎嬛卻是先派人來給穎姝傳話,說要穎姝不要心繫自己,萬事以自身與汪家為重。

“大姐姐,這真是準備與陛下磕到底了麼?”穎姝擔憂道。

只是知女莫若母,劉氏最先起來安慰穎姝了,帶著略顯無奈的語氣道:“你大姐姐,便是這樣的性子。越是到了這個時候,便越是誰人都勸說不來的。如今……只能如此了。這後位,不要也罷。”劉氏說到最後,面上倒是隱約浮現起了一絲堅毅驕傲之色:“這是我的女兒,我自己心裡清楚。無論到了什麼時候,我的女兒都定然是最好的。我的女兒心中有大義,不是極好的麼?”

穎姝有些驚奇,雖然覺著穎嬛有大義是極好極其值得驕傲的事情,然而……畢竟有可能事關性命,倒也一時難以取捨了。

“母親,可是大姐姐會受許多苦的。”穎姝想來想去,還是不免擔憂。

“可在這樣的皇位上坐著,我的閨女,心裡也難受。”劉氏越說倒是越發能看開了,她本就是大事清醒小事糊塗之人,如今看開了心裡卻也不免存了怨恨來:“杭妃這個賤婢,仗著一個賤種,便想著取代我女兒!我倒是要看看,最後誰能厲害些!”

這時汪家上下又都收到了汪老太太的來信,信中言語並不多,只有寥寥幾句,最終也可以概括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汪家也能算得上是名門,這種大方向上的事情自然一點不能錯誤,不然如今平安,將來走向如何,可就未知了。

這一家子,並不是沒有遠見的人。

再想想歷史的記載,至少最後說明了一點,太子李沅不會倒下,只是會贏得很是艱難。

“你覺得,最後這些皇宮裡的爺們,最後會是誰勝出呢?”劉氏悠悠地問道。

穎姝嫣然一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便是反過來問了劉氏:“那母親覺得呢?”

母女兩人眼神互動,雖不言明,卻也算是說出了答案來。

“反正我汪家是名門,誰敢對我嬛兒不好?”劉氏攪·弄著手裡的珠串,倒是變得頗有底氣了。

之後的事情,大概如眾人所想的沒有什麼區別,按著預想之中的路徑走著。

皇帝李明自然不會因為這樣一件事情便廢后,只是帝后之間感情自然是不如從前,裂縫漸漸開始,自然便也不容易修補。

皇后穎嬛並沒有停止與皇帝李明唱反調的步伐,她看望太上皇的頻率更加高了,哪怕是鉛灌南宮大門也止不住,皇帝李明新加一個鎖,穎嬛便有能力廢掉一個鎖。儘管皇帝李明三令五申不準守門之人為穎嬛開路,然而穎嬛卻足夠能做到誰阻攔殺誰,那些守門之人又不敢當真對皇后穎嬛不利。這般下來,帝后之間矛盾便更激烈了。

不僅如此,穎嬛還當眾稱呼皇貴妃杭氏為“賤婢”,稱呼新晉的太子李汲為“豎子”。

偏生杭皇貴妃卻又是個“老實恭順”的,無論穎嬛怎樣鄙夷輕視她,她都是一副謹慎小心的模樣,皇后教站著便站著,教跪著便跪著,甚至連掌嘴都能接受,整日裡晨昏定省往往是最勤勞的那個,堪稱後宮嬪妃之表率。

可杭妃越是如此,穎嬛便越是惱怒,對著杭妃母子更加是頤指氣使,甚至可以說的上是折磨。

“便是陛下冊封了你為皇貴妃,你也別忘了,你依舊是個妃妾;你的兒子,便是太子,在天下臣民心中,也照樣不如先太子!”穎嬛甚至可以毫不避諱地在杭妃面前說這些。

可這些話不知道為何便傳到了皇帝李明耳中,最終成了帝后決裂的導火索,終於皇帝李明忍不住了,在親信朝臣的建議下下旨廢后,令立杭皇貴妃為皇后,唐妃為貴妃。並將穎嬛遷至西宮。

甚至將這道旨意直接越過了朝議,直接透過內閣昭告了天下,連糕點鋪子的老闆都比那些世家大族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