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上皇還朝(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統十年十月二十,白部發生政·變,白部王后珠蘭率眾人闖入旦尚國王王帳,將旦尚國王殺死,珠蘭王后等上王位,稱白部女王。
珠蘭女王表示出願意與大歆交好的誠意來,並且說要將太上皇送還,只求大歆能夠承認珠蘭女王正統的王位。
在早先白部先王尚且在世之時,珠蘭與旦尚本是兄妹兩個,珠蘭還是白部先王的王后所生,地位尊貴,從小就得白部先王寵愛,乃是白部最為尊貴的女子。而旦尚國王,不過是庶出之子,上頭還有幾位出色的兄長,奈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上頭這些王子或死或傷,便是隻能輪到旦尚繼承了王位。
而珠蘭本是護國公主,更是嫁給了草原上的勇士,奈何珠蘭夫君早逝,珠蘭公主便只能孤身一人。而後為著政權穩固,便也只能兄妹結婚,雖是有違禮法傳統,然而白部早些時候也有這樣的先例,倒也不算是什麼稀奇之事。
結婚之後,白部對外只是道:“王上與王后恩愛非常,情分甚篤。”
任誰也未有想到,竟是會有夫妻相爭搶奪王權的這麼一天。
只是這樣,對於大歆自然是好事。
奈何任何好事只要經過認為人為推動,便不一定會變成好事。便比如這本是隻要皇帝李明一道詔書之事,奈何總有人會拿“國朝以孔孟仁孝治天下”的說辭來,將一件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極其具有討論性。
“白部珠蘭王后本就是白部先王欽定的護國公主,論出身能力,樣樣皆在那旦尚國王之上,白部先王甚至還想過立珠蘭王后為王太女,只是後來因著種種原因而作罷。可到底,珠蘭王后當女王,本就是名正言順之事,身為白部王女,自然可得王位。”
“這話是什麼意思?王女便能得王位麼?這天下可沒有女子當政的道理。”
“可這是大歆的規矩,白部之地,自然有白部之地的規矩。白部可沒有男女大防。”
“話雖如此,可珠蘭王后既然出嫁,身份便不是白氏,而是隨了白部先王后唐括氏,女子出嫁,從前的身份自然不重要了。這天下,無論是大歆還是蕃邦,可都沒有王后殺了國王自己做女王的道理。”
這般爭論下來,這承認珠蘭女王正統王位的詔書遲遲不下,太上皇自然遲遲難以還朝。
至此,皇帝李明不想讓太上皇還朝的意思越發分明瞭。
“陛下不會不允許太上皇還朝,不然便是真的落人口實了。”穎姝在私下裡和沈斌交流過這個話題,沈斌很是意外加不解,“你怎麼知道的?難道你入宮去見了大姐姐?”
穎姝搖了搖頭,像個小松鼠似的依偎在沈斌身邊,“你知道的,我這些日子不好入宮的,尤其是出了這樣的事情,我總不好教大姐姐夾在中間的。”
沈斌點點頭,一把抱過穎姝,“我知道。你也不好做的。”
穎姝卻是道:“我想咱們的孩子了。”
沈斌看著穎姝:“那……把孩子接回來?”
“不行,如今局勢未明,我不敢把孩子接回來。”
其實穎姝很是愧疚,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算得上是父母角色的缺位,畢竟孩子出生沒有多久,在這樣最關鍵的年紀,自己和沈斌本應該給孩子最需要的關愛,陪伴著孩子成長。然而事實上……
“唉,就這樣罷,好歹等到太上皇還朝。”
就在大臣們爭吵商量來去沒有個結果之時,白部之地先來書信,以及以太上皇李景名義釋出的詔書。
那是一道罪己詔,太上皇李景在其中歷數自己的過失,包括輕信王真、喜愛兵戈、判斷不清等等等等,並且表示,當今皇帝李明臨危受命,在國家危難之時力挽狂瀾,乃是大歆的英明聖主,因此太上皇表示,自己決意讓出皇位,從今往後李明才是這大歆唯一的皇帝。
皇帝李明看到詔書後,在禮官誦讀之下聲淚俱下,表達了自己對於太上皇帝的崇敬與思念,並且對著西方太上皇的方向叩拜,並且很是堅定地表示道:“必定傾盡全力,迎接太上皇回朝。”
至此太上皇回朝之事才算是塵埃落定,因著這算是大駕還朝,故此排場牌面是極其重要的,倒也可以稱得上是重大禮節,兩國又要商議許久才算是能敲定。
最終,定了十二月初三良辰吉日,白部恭送太上皇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