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穎嫦出嫁那點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樣奢侈的後果就是導致穎姝在汪老太太面前不自覺淌了些哈喇子下來,汪老太太很是嫌棄地安慰穎姝:“放心罷,你是嫡出,將來這嫁妝,自然會更加豐厚才是。”
穎姝猛地點點頭,卻是像個粘人的兔子是的湊在汪老太太跟前,“祖母,穎姝可以不嫁,穎姝想要多陪在祖母身邊。”
汪老太太當即眼眶便是溼潤了,看著穎姝,一副頗為感動的模樣。
不過汪家給出的陪嫁其實不算是有多奢侈,石家送來的聘禮才算是奢侈,雖然兩家的婚事背後的實情並沒有那麼光彩,但石家卻顯然沒有多糊弄的意思,是照足了勳貴人家的禮數來的,又酌情增添了許多。
成箱的金銀自不必說,各色名貴錦緞布料一樣一百零八匹,再有各色上好的狐皮、虎皮、貂皮、鼠皮、等等等等;再有各樣的名貴到可以當大內貢品的山珍海味,從天上飛的到水裡遊的各色都有;各種值錢的東西都送來了之後,最後還有但凡講究些的人家結親時候都會送來的東西——一對肥美的聘雁。
其實大概算起來,遇上婚嫁,最後往往都能維持一個基本平衡的局面,雖然往往是女方家怕女方婚後受氣,往往會陪上許多嫁妝給新娘充場面,便是穎嫦這樣的的都金銀珠寶生活器具甚至連馬桶都樣樣不缺。不過因為之前穎嬛與親王結婚,汪家幾乎屬於淨賺,這次穎嫦待遇也實在不能算是好,這樣一來,一次結親的巨大花費,尚且在汪家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因為婚嫁,皇后特意給穎姝放了幾天假,讓穎姝能在家“聯絡姐妹情誼”。可是這份姐妹情誼到底能不能聯絡的下去,卻是不由自己說的算的。
外人看起來汪家處於一片熱鬧繁華之中,然而汪家內部的氣氛,則是喜慶之中夾雜著蕭寂肅殺。
穎嫦的待遇稍稍好了那麼一些,自從決定結親之後便被關到一個稍微好那麼一點的房間裡“繡嫁妝”,至於王姨娘,維持被捆住苟活的命運一直沒有改變過。
反正這種大場合王姨娘做為一個小妾,是不能露面的。
等到穎嫦真正出嫁那日,劉氏才徹底鬆了一口氣,自己忍了這麼多年,終於算是能夠真正熬出頭了。
什麼迎親攔親等禮節自不必說,為了裝點面子,便是穎嬛鋮王夫婦都親自駕臨,甚至福昌長公主都來至此慶賀,這讓汪家很是感激。席間穎姝又認識了許多貴族圈的太太小姐,什麼平山伯夫人,什麼劉太師的表侄女的外甥女婿的妹妹,什麼平涼府令留在京城的妹子,恭順侯夫人等等。
這些貴婦小姐直是讓穎姝認的頭暈眼花,其中最讓穎姝印象深刻的還是恭順侯吳克忠的夫人崔氏,傳聞先帝征戰時期,崔夫人曾憑藉一女子之身,跨越千里為先帝與夫君送馬,一時間成了佳話還被先帝嘉獎。在這個處處要求女子賢良淑德不能隨便出門的古代,穎姝甚至差點懷疑,這樣的人會不會是自己老鄉。
恭順侯夫人年紀與劉氏差不多,言語行動間很是爽朗大方,絲毫不像旁的人家那般端著架子或是極度端莊賢淑。反而是拉著穎姝過來,一個勁地誇讚,“這孩子,小小年紀便能掌管這麼大的家業,真是個好的。汪夫人,你可是有福了。”
劉氏亦是跟著笑道:“可不是?我家姝丫頭,可最是讓我省心的,幫我分擔了不少呢!”
大約是性子相同的緣故,穎姝對於這位崔大娘子很有好感,便是交談了幾句,崔大娘子則是很爽朗地給了穎姝一隻金釵和一隻鐲子。
到了時辰,穎嫦便是由著侍女攙扶上前拜別汪瑛與劉氏夫婦,汪瑛雖心恨穎嫦不安分,但還是誠心囑咐了幾句:“爾往夫家,必當勤謹侍奉,夙夜匪懈,嫻靜自持,侍奉公婆,照顧夫君。”
穎嫦很是恭順地擺出高姿態來應答了一句:“女兒謹遵父親大人教誨。”
輪到劉氏,她則是很不走心地敷衍道:“好生去罷,今後必當端莊守禮。”
再然後,汪老太太甚至都沒有出席,只推說身體不適便是躲在屋子裡不肯出門,是明顯的不給面子。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穎嫦上了迎親的花轎,開啟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