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終,李傳文說出了自己的建議:“所以,趙閣臣若是想要對付興州縉紳,就一定要速戰速決,也一定要於無聲之處聽驚雷,無論是拖延時間太久,還是動靜鬧得太大,皆是會後患無窮!”
隨後,牛輔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道:“正是如此!但學生還想要提醒閣臣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的態度!根據閣臣的想法,陛下一定是支援農務改革新政的,但自從興州境內爆發民亂以來,陛下就一直拖著這件事情沒有表態定性,似乎是有意維護農務改革新政,又似乎是敷衍推諉、模稜兩可……
依學生的看法,陛下這般做法主要是出於兩層考慮,其一是陛下深知這件事情的棘手之處,不願意親身捲進這場風波之中、招致天下縉紳的緊張;其二是……陛下算準了閣臣您很快就會奔赴興州境內親自解決此事,也必然會與興州縉紳產生矛盾,待閣臣出手懲治了興州縉紳之後,陛下就可以趁機挑起整個縉紳階層對閣臣的敵視!要知道……因為農務改革的事情,縉紳們原本就已經對您心存不滿了!
李前輩剛才也說了,天下儒生有大半人出身於縉紳階層,若是閣臣招來了整個縉紳階層的敵視,您好不容易才稍稍扭轉的朝野聲譽,就會迅速毀於一旦!自古以來,哪怕是開國皇帝、賢臣名將,無論他們實現了怎樣的偉業,但只要是得罪了縉紳勢力,歷史評價就皆是不佳!
換源app】
所以,不僅要速戰速決,也不僅要於無聲之處聽驚雷,還要盡力避免造成任何爭議與誤會,絕對不能引發整個縉紳階層的敵視!”
趙俊臣緩緩點頭,完全認可了李傳文與牛輔德的意見,又追問道:“兩位先生所言有理!卻不知……可有解決之道?計將安出?”
李傳文與牛輔德相互對視一眼之後,異口同聲道:“如今之計,當是殺雞儆猴!”
李傳文補充道:“在興州三大縉紳家族之中,挑選一家趕盡殺絕,同時又要放過另外兩家,甚至還可以聯合另外兩家縉紳一同瓜分前者所留下的各種利益好處,也就可以釋放善意、最大程度的化解敵視!與此同時,只針對其中一家,還可以減輕阻力、節省時間,不會鬧出太大動靜,儘量減少爭議!”
這般對策,也與趙俊臣想法一致。
於是,趙俊臣又問道:“那兩位先生認為,應該挑選哪一隻雞殺來儆猴?”
牛輔德則是笑道:“閣臣您早就在興州東部各地埋下了大量棋子,又何必是明知故問?咱們從山海關帶回來的那些流民,皆是出身於興州東部,您已經說服了他們與本地縉紳為敵,而興州東部的最大縉紳就是李家,所以咱們很容易就可以尋到下手機會!
事實上,即便是沒有那些流民作為棋子,興州東部的李家也是最佳選擇!這個家族近年來做事最沒底線,引發民怨最大,家主李慈還把親生女兒送給了內廷宦官,這種事情一旦是公之於世,就一定會受到各方唾棄,而且李家的後臺只是內廷一位宦官罷了,閣臣您出手敲打內廷、讓內廷高層低頭服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也不必擔心引起太大反彈!”
聞言之後,趙俊臣笑著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首先宰殺李家這隻肥雞,讓咱們試探一下猴子們的反應吧!”
*
與此同時,興州府城的南廂街,有一家酒樓名為青山閣,乃是興州境內價位最高、名氣最大的酒樓。
興州知州呂文升原本是在青山閣內安排了一場洗塵宴,但因為趙俊臣的敬謝不敏、以及總兵張肅的直接離開,所以這場酒宴也就變成了興州官員與境內縉紳的聚會。
趁著這場聚會,呂文升想要與興州境內各方勢力詳細商議一下後續對策。
只見呂文升首先起身舉起酒杯,愁眉苦臉道:“唉!本官今天率領各位迎接趙閣臣,竟是好心沒好報,被趙閣臣當場噼頭蓋臉的訓罵了一頓,可謂是下馬威啊!各位皆是興州境內有名望的賢達,一定要出手搭救本官,這位趙閣臣可不好招惹!”
聽到呂文升的懇求之後,三大縉紳家族的家主們相互對視一眼之後,顯然是早有準備,很快就給予了準確答覆。
李慈也舉起了酒杯,慢條斯理道:“那位趙閣臣有下馬威,咱們這裡也準備好了下馬威!相較於趙閣臣的下馬威只是胡攪蠻纏的講歪理,咱們的下馬威絕對是合情合理,可以讓他有苦難言!”
“哦?計將安出?”呂文升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從明天開始,興州糧價會提升三倍!”李慈面現冷笑,緩緩答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