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必然巧合.(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呂德的表情不斷變幻著。
在六七年前,朝野陸續發生了許多事情。
那時候,現在的太子朱和堉剛剛坐穩儲位,但已經明確表現出了對於前太子太師何明的排斥與不喜,所以何明很快就向德慶皇帝請辭歸鄉,前往應天書院教書授課去了。
何明傳授給太子朱和堉的那些帝王心術,固然是不符合朱和堉當時的心性,但何明的個人魅力極高,按理說朱和堉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那般排斥,必然是私下裡受人挑撥的緣故。
簡而言之,就是有人希望朱和堉可以繼續保持“單純”與“善良”,不希望朱和堉從何明身上學到更多東西。
那時候,德慶皇帝也正在考慮冊封七皇子朱和堅成為一位藩王,讓他遠離京城中樞、前往封地坐鎮,而朱和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突然間變得愈發體弱多病了。
再加上朱和堉與朱和堅兄弟情深,多次向德慶皇帝求情,所以才讓朱和堅這位大齡皇子至今也沒有受到冊封、一直滯留於京城中樞。
還是那段時間,在山東、湖廣、南直隸三省縱橫多年的著名悍匪“混世八梟”陸續落網,除了八梟之首的胡梟不知所蹤之外,其餘七梟皆是被押往京城,被官府當眾伏誅問斬!
心中不斷思索之餘,呂德再次轉頭打量著身邊這位嘴巴像是褲腰帶一般松、簡直就是知無不答的蔣梟,又問出了另一個敏感問題:“閣下名為蔣xiao,卻不知是哪個字?瀟灑的瀟?春宵的宵?還是笙簫的簫?”
蔣梟依然是毫無防範一般,微笑著直接答道:“都不是,是梟首的梟、梟雄的梟!”
雖然心中早就有所猜測,但呂德依然是萬萬沒有想到,蔣梟竟是這般直接就回答了自己的詢問。
呂德忍不住又是表情一變,緩緩問道:“看閣下的年紀,應該是不惑之年了吧?卻不知閣下在加入‘嘲風’之前是做什麼的?”
蔣梟緩緩道:“當兵的!三十歲之前,我一直是遼東鎮的夜不收,也算是戰功不俗,親手擊殺過兩個韃子,還擔任過總旗官,曾經也很有機會加入遼東鐵騎,只可惜……有一次建州女真來犯,眼看著韃子就要衝擊城門,我就帶人迅速鎖閉了城門,也把一部分想要進城躲避的遼東百姓擋在了城外,眼睜睜看著他們被韃子屠盡!
這種事情原本也沒什麼,不僅是司空見慣,也算是顧全大局,百姓如草芥一般低賤,遼東百姓尤其不值錢,誰也不在意他們的生死,但那一次被韃子所殘害的遼東百姓之中,有幾人很有背景,於是我就背了黑鍋,又有人妒恨我從前太出風頭,所以也是落井下石……
但我不甘心束手待斃,所以就趁夜屠盡了所有落井下石的小人,其中還包括一位遼東百戶,然後就逃出了遼東防區!呂公子你也知道,朝廷幾大邊鎮這些年來早就是逃兵無數了,所以我逃離了遼東鎮之後,沒多久就遇到了幾個境遇相似之人,彼此意氣相投,所以就結拜為了兄弟,再然後就是落草為寇了。”
蔣梟的這一番詳細介紹,簡直就是在直說自己就是當年的“混世八梟”之一了。
據呂德所知,當年的“混世八梟”之中,就有五人擁有邊鎮軍戶背景。
因為蔣梟的回答過於直接,一時間反而是讓呂德有些不知所措了,甚至是不敢再次追問下去了。
呂德有些擔心,自己若是再問下去,蔣梟就會直接向自己抖出一些自己目前還不應該知道的絕密訊息。
而蔣梟看到呂德的表情變化之後,卻是態度愈發客氣,道:“呂公子你還想要知道什麼,就繼續問我……我一定是知無不答、毫不隱瞞。”
呂德立刻搖頭,道:“沒什麼想要再問的,就是閒聊打發時間罷了……閣下過於坦白,我反而是不敢與你深談下去了。”
蔣梟聳了聳肩,似笑非笑道:“但我卻還沒有盡了談性!既然呂公子不願意再問我,那就由我來詢問呂公子如何?我對呂公子知無不答,所以呂公子也理應是對我坦誠相待,這很公平,對不對?”
隨後,蔣梟不待呂德回應,就直接問道:“卻不知,呂公子你為何想要投效七皇子殿下?當然,七皇子他是未來儲君,想要投效於他也很正常,但呂公子壓在七皇子身上的籌碼,也太多了吧?”
蔣梟的詢問態度,過於咄咄逼人了,讓呂德不由是眉頭緊皺、面現不滿。
但最終,呂德還是轉頭盯著蔣梟,緩緩答道:“為何要投效七皇子?你也說過了,七皇子乃是未來儲君,在他身上投入再多本錢也絕對不會虧本!更何況,七皇子殿下乃是一位明主,輔佐於他也是我一向以來的心中所願!”
呂德在撒謊!
聽到呂德的回答之後,蔣梟立刻就斷定了這一點!
這些年來,蔣梟逐漸掌握到了一套推斷他人情緒的判斷方式。
按照後世的說法,這種手段就是“微表情心理學”。
肩頭抖動大機率是說話時不自信、用手扶額大機率是為了掩飾內心羞愧、用手撓鼻子大機率是在說謊、不經意傾斜身體拉遠雙方距離也大機率是在說謊、驚訝表情維持超過一瞬大機率就是偽裝……
相關經驗,蔣梟已經掌握了許多。
總體而言,呂德還算是表現不錯,很好的控制住了身體反應,沒有抖動肩頭、沒有抬手撓鼻子、也沒有移動身體拉遠雙方距離……
但呂德終究是還年輕,又沒有相關經驗,所以他依然是暴露了兩處破綻。
其一是呂德回答問題時目光沒有迴避,與蔣梟直接對視,似乎是想要證明自己問心無愧。
但根據蔣梟所總結的經驗,這種目光直視往往是意味著心中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相關答案,大機率就是在說謊!
其二是呂德在具體回答問題之前,下意識的重複了蔣梟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