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個世上的許多事情,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當各方勢力紛紛在同一區域展開行動之際,這些行動就會有很大機率相互撞在一起。

*

古時無論軍隊還是百姓,連夜趕路都是大忌,但歐陽博、錢伯道、郭敏三人為了儘快與霍正源匯合,卻也顧不上這種事情了,不僅是連夜趕路,更還是快馬加鞭,希望能趕在明早南京城開啟城門之際抵達。

幸好是南直隸境內的官道修繕得不錯,既寬敞又筆直,而且也算是堅實平坦,可以讓馬車自由跑動,所以一開始也是行程順利。

然而,當他們好不容易進入了南京轄區範圍之後,行程速度就突然間緩慢了下來。

歐陽博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勁,當即是掀開車廂簾子,向車伕問道:“怎麼回事?為何突然間速度變慢了?”

車伕連忙答道:“不知為何,道路突然間變得泥濘起了起來……西北方向不斷湧出水勢,蔓延到了官道上,大概是梅雨時節吧,昨天才下過一場雨。”

歐陽博卻是性子機敏,當即就搖頭道:“不可能!若是下雨,蘇州境內也在下雨,地勢還更低一些,為何就不似這裡一般泥濘?”

說完,歐陽博努力藉著月色向著遠處觀望,果然發現西北方向不斷湧出水流蔓延於官道附近,而且水勢還有逐漸擴大之勢。

“西北方向難道又下暴雨了?看天色不像啊……”

歐陽博喃喃自語道。

車廂內,坐在一旁的郭敏問道:“要不要派人去西北邊探查一下?我也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

錢伯道則是搖頭道:“別分心,咱們的當務之際是趕去南京城與霍大學士匯合。”

歐陽博思索片刻後,吩咐道:“咱們不要停留,還是繼續全力趕路,儘快奔赴南京,但同時也安排兩個性子伶俐的人,沿著水勢蔓延方向調查一下情況……水勢這般之大,別是一場洪澇就好!南直隸境內的局勢已經足夠複雜了,若是這個時候再突然間爆發一場洪災,只怕是……”

隨著歐陽博的吩咐,就有兩名護衛隨從脫離了隊伍、離開了官道,奔向了西北方向。

而在他們的西北方向,相隔十餘里之外,也正是“嘲風”死士們正在全力掘毀的堤壩位置!

*

與此同時,遠遠綴著前方隊伍的胡梟及其手下的十餘名海盜亡命徒,也發現了前方隊伍的情況。

“胡老大,前方隊伍有兩人脫離了隊伍,也離開了官道,似乎是去了西北方向,但距離太遠、夜色太沉,咱們看不清具體情況,也不知道那兩個脫離隊伍的人究竟是誰……怎麼辦?咱們要不要也分出人手跟蹤那兩人?”

一名亡命徒向胡梟詢問道。

胡梟則是表情凝重、眉頭緊皺。

他也發現了道路過於泥濘的異常,但視野範圍之內的夜空完全看不到烏雲,顯然是附近區域並沒有下雨,所以究竟是何處地方湧出了大量水勢蔓延到了官道?

最重要的是,也不知為何,胡梟內心深處有一股危機感正在逐漸湧現,就好似有危險正在逼近自己,又好似是自己正在茫然無知的主動向著危險靠近。

這種危機感沒有任何緣由,就是出自本能預感,但胡梟一向是對自己的預感深信不疑,因為這種預感已經幫助他躲過好幾次危機了。

思索片刻後,胡梟吩咐道:“高大眼!你性子最機警,眼睛也好,由你去盯著那兩個脫離隊伍的人,看他們究竟想要去幹什麼……我提醒你,務必要保證自己行蹤隱蔽,寧可是跟丟他們也不要暴露自己……我總覺得事情有哪裡不對勁,就是說不上來……”

聽到胡梟的吩咐之後,一名矮個子、小眼睛的亡命徒當即是答應了一聲,然後也脫離了隊伍,迅速消失在了官道西北方向。

這個“高大眼”,明明就是一個矮個子、小眼睛,卻偏偏有“高大眼”這個匪號,乃是因為這個人其實是南洋海盜之中的一位“瞭頭”。

所謂“瞭頭”,就是海船航行之際站在桅杆頂處瞭望海況的人員,需要第一時間發現海況變化與附近海船,所以就只有那種視力極佳、性格機敏、又能長時間保持專注之人才有資格擔當。

所以,把單獨追蹤的任務交由這個高大眼負責,胡梟也可以稍稍安心。

*

而就在歐陽博、胡梟等人紛紛察覺到異常之際,西北方向的堤壩附近,呂德與蔣梟的相互試探還在繼續。

“這個‘嘲風’組織,組建時間有多久了?”

聽到呂德的打探,蔣梟搖頭道:“我也不清楚,但我六七年前加入‘嘲風’的時候,這個組織的規模還很小……”

六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