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應熊要率領各方軍隊奔赴遼東鎮北路防區馳援,趙俊臣則是要趕去錦州大營主持後勤事宜,雙方皆是向北而行,最初有一段路程是相同的。

就這樣,快馬加鞭的連續疾行一天時間之後,終於是遠遠見到了一處官道岔路,前方岔路分為兩條,一條道路向北進入錦州境內,另一條道路則是向東北通向遼陽與撫順方向。

這也就意味著,趙俊臣即將要脫離大部隊,接下來就要單獨行動了。

吳應熊見到這般情況後,正準備停軍休整、與趙俊臣告別。

然而,不等吳應熊傳達軍令,就聽到了前方將士的大聲呼叫。

“有狼煙!有狼煙!”

“狼煙烽火!前方傳來敵情!”

“戰事來了!建州女真來犯了!”

聽到這般動靜,吳應熊頓時是心中一驚,連忙是抬頭檢視,果然是在天際遠處望見了狼煙警報!

這就意味著,趙俊臣的預測並沒有出錯,建州女真確實是趁亂來犯了!

一時間,不論是趙俊臣、還是吳應熊、又或是遼東鎮眾將,所有人皆是心情複雜,既是輕鬆、也是沉重。

輕鬆是因為,各方勢力這個時候可謂是各有算計,但所有人的後續計劃前提,皆是基於建州女真的趁機來犯,若是建州女真這一次竟是出乎意料的按兵不動,他們的苦心算計就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

沉重則是因為——所有人皆是深切明白,與建州女真作戰之際的困難與危險究竟有多大!

*

狼煙烽火乃是古代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歷朝歷代的規則也是大致相同,每隔三十里距離就會設定一座堡壘,相鄰堡壘可以遙遙相望,堡壘之中備有隨時可以啟用的烽火臺。

遇到敵情之際,邊境最外沿的堡壘就會率先點燃烽火狼煙,向後方堡壘通報敵情,後方堡壘見狀之後也會點燃烽火狼煙、繼續向更後方傳遞訊息,同時也會派出探馬偵查,進而是把敵情訊息迅速傳遍整個邊疆。

與此同時,根據狼煙烽火的持續時間與點燃數量,也可以初步判斷敵情。

若是狼煙時斷時續,就表明點燃狼煙的堡壘只是負責傳遞邊境敵情,但本身並沒有見到敵軍;若是狼煙持續不斷,就表明該堡壘已經見到了敵軍;若是點燃一道狼煙,則表示敵軍約是一百人規模,若是點燃兩道狼煙,就表示敵軍約是兩百人規模,狼煙數量越多,就表示敵軍規模越大。

所以,當吳應熊望見了烽火狼煙之後,連忙是定睛仔細分辨,當他看到遠方狼煙僅是持續一段時間就消失之後,不由是心中稍安,這表示建州女真還沒有深入遼東腹地,前方的烽火臺只是在警報邊疆出現敵情罷了,但當他進一步拉近距離、數清楚了狼煙數量之後,卻又不禁是心中一緊!

總計有十道狼煙!

這是烽火臺所能施放的最大狼煙數量!

一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百,六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千,九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萬,而十道狼煙則是隻有一個意思——敵軍規模極大!根本無法估算數量規模!敦促後方全力支援!

趙俊臣策馬跟在吳應熊的身邊,他也清楚狼煙規則,頓時是表情一沉,轉頭向吳應熊說道:“總計十道狼煙!這表示建州女真這一次就算是沒有傾巢而出,也相差不遠了!只是還不清楚建州女真的具體作戰目標……吳總督,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狼煙警報也有缺陷,它只能粗略表明敵軍的大致規模,卻無法表明敵軍目前所在的具***置,更詳細的情報只能透過快馬傳遞。

吳應熊的目光依然遙望著天際遠方,表情凝重的點了點頭,道:“必須要進一步加快行軍速度了!否則前線戰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不好的變數!

說實話,本督現在(本章未完!

第1315章.烽火狼煙.

無比希望建州女真野心更大一些,趁著遼東鎮的混亂局勢全力攻打沉陽與撫順兩處重鎮之一!因為唯有沉陽、撫順這樣的重鎮,才有能力抵禦建州女真這般規模的兵力,也可以拖住建州女真的主力!若是建州女真野心太小,這般傾巢出動卻只是到處劫掠,反而是危害更大!”

說到這裡,吳應熊也轉頭看向趙俊臣,道:“趙閣臣,眼前這條岔路向北繼續奔行三十里就是錦州大營,眼見軍情緊急,本督必須要儘快馳援北上,就不特意繞路進入錦州大營暫歇了,所以咱們就在這裡分別吧。”

趙俊臣點了點頭,道:“據本閣所知,錦州大營之中還駐紮著上萬軍隊,其中還包括四千名遼東鐵騎,若是前線戰事吃緊,還望吳總督可以及時傳來訊息,本閣一定會安排錦州大營的駐軍趕去支援!”

吳應熊目光一閃,直接搖頭道:“遼東鎮的北路防區乃是抵禦建州女真的第一線,同樣是駐有重兵,也同樣駐紮著兩隊遼東鐵騎,單獨聽命於遼東鎮北路參將,只要把大部分北路邊軍整合起來,再加上本督麾下的兩萬餘援軍,也足以應付建州女真了,但錦州大營的駐軍乃是遼東境內目前所僅剩的後備力量,絕對不能輕動。”

吳應熊的這般說法,固然是出於軍事考量,但也一定是暗中防範著趙俊臣以支援前線的名義親自率軍進入戰場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