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
……
“下官黃柯,拜見趙閣臣!”
第二天清晨,一名面容精瘦、舉止幹練的中年文官前來拜訪趙俊臣。
這個中年文官,自然是遼東按察使黃柯。
趙俊臣仔細觀察了黃柯片刻,然後輕輕點頭,稍稍抬手道:“不必多禮,坐下說話吧。”
等到黃柯態度恭敬的坐在一旁,趙俊臣笑著問道:“西門盛一直都防著我與任何人在私下裡進行接觸,說是軟禁也不為過!怎麼他竟然讓你一個人來見我了?”
黃柯垂頭答道:“下官表態要來參見趙閣臣之後,西門參將他原本也要同行,卻很快就遭到了李參將、甘參將、以及徐參將三人的強烈反對,說是擔心西門參將趁機干涉下官的調查,所以最後也就只有下官一個人來見閣臣了。”
趙俊臣呵呵一笑,道:“各種狀況屢次脫離掌控,西門盛現在必然是覺得很難受……”
黃柯點頭道:“下官單獨來見趙閣臣的時候,西門參將的表情確實是冷得嚇人。”
說到這裡,黃柯稍稍猶豫之後,卻又突然話鋒一轉,認真問道:“下官聽說,就在趙閣臣您離京前來遼東巡察之際,下官的恩師他老人家也同時離京南下巡視,下官還聽說……恩師他近期身體狀況不好,心中一直擔憂不已……還望趙閣臣告知,下官恩師他老人家的具體情況如何?”
黃柯所說的“恩師”,也就是與趙俊臣同時離京、負責南下巡視之人, 自然是指當朝首輔周尚景了。
黃柯當年進京赴考之際, 出題官正是周尚景,步入仕途之後也被周尚景所看重、受到了重點提拔, 所以黃柯一向是把周尚景視為師長、稱作“恩師”。
只不過,黃柯現在並不是“周黨”成員,甚至與“周黨”之間堪稱是關係惡劣,更還有許多“周黨”官員把黃柯稱作是“叛徒”、“三姓家奴”、“忘恩負義之輩”。
事實上, 黃柯當年中舉當官之後, 最初也算是“周黨”一員,周尚景頗是看好他的前程,或明或暗的多次照拂,黃柯自然是青雲直上, 被看作是“周黨”新生代的領軍人物。
然而, “周黨”本質上也是一群貪官與奸臣的集合體,利益關係盤根錯節,黃柯表面上與“周黨”眾人相處融洽, 但實際上一直都不大看得慣“周黨”的做事風氣。
等到太子朱和堉開始參知政務之後,很快就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剛正作風,被清流們極力稱讚,而黃柯與朱和堉接觸了幾次之後,竟是完全無視了周尚景的過往恩情,毅然決然的脫離了“周黨”,投入到太子朱和堉的門下,成為了“太.子黨”的一員。
這般恩將仇報、過河拆橋的做法, 自然是引發了“周黨”眾人的集體敵視。
然而, 黃柯目前也不是“太.子黨”的成員,因為他與太子朱和堉接觸更深之後, 也很快就無法忍受“太.子黨”眼高手低的務虛作派, 竟是很快就再次脫離了“太子黨”。
再然後,黃柯還曾一度與前閣老沈常茂走得很近, 但又很快就再次拉開了距離、撇清了關係。
最終, 因為屢次改換門庭的緣故, 黃柯自然是不被各方勢力所待見, 徹底淪為了一個沒後臺、沒靠山的官場寡人。
這也是“周黨”眾人總是把黃柯稱為“三姓家奴”的原因。
事實上,若不是黃柯沒靠山、沒後臺, 又不被各方勢力所待見,他也不會被朝廷安排到遼東境內擔任按察使之職。
因為遼東鎮一家獨大、做事跋扈的緣故, 在遼東境內當官從來都不算是一個好差事,不僅是所有油水皆是被遼東鎮給颳走了,而且還經常會成為朝廷中樞與遼東鎮的出氣筒與替罪羊,說是官場墳圈也不為過。
回顧著黃柯近年來的仕途經歷,趙俊臣輕輕點頭解釋道:“周首輔的年歲大了,身體大不如前也是必然之事,但本閣相信他還能堅持得住,黃大人不必太過擔心……其實,你完全可以自己寫信向周首輔問候的。”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 黃柯表情稍安,然後苦笑搖頭道:“自從下官當年決定要離開‘周黨’之後, 恩師他老人家就與下官斷了聯絡,這幾年以來下官屢次向恩師寫信問候,但恩師他卻從未給過下官回信……聽說恩師他身體抱恙之後, 下官擔心自己只會惹他老人家不開心,所以也不敢冒然直接問候,只能在心裡乾著急。”
趙俊臣輕輕一笑, 解釋道:“你畢竟是周首輔曾經所器重的弟子,在本閣看來,周首輔他心底深處還是很器重你的,只不過……
你當年脫離‘周黨’所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周首輔若是輕易原諒了你,豈不是就代表他可以隨意被人揹叛了?所以周首輔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理會你,更多隻是為了做樣子給其他人看罷了。”
頓了頓後,趙俊臣意味深長的又說道:“事實上,本閣出京前來遼東巡察之前,也曾向周首輔請示意見, 而周首輔當時幾乎是毫無猶豫,就向本閣舉薦了你, 認為本閣在巡視遼東期間若是遇到疑難之事, 完全可以找你商議對策、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