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一名神棍,可不是能說會道就行,對於形象要求也是極高,若是一個人賊眉鼠目、形象猥瑣,讓人一看就會心生戒備,這樣的人是完全沒資格當神棍騙人的。

而張道全作為一名成功神棍,自然是形象極佳,不僅是身材挺拔、五官端正,更還有些道骨仙風的氣質,舉手抬足之間皆是從容淡定、令人信服,讓人一見難忘。

尤其是經過了前些日子的那場變故之後,張道全或許是受到刺激太大,竟是兩鬢生出許多白髮——張道全如今不過是三十餘歲,面容還要更為年輕一些,但有了兩鬢白髮之後,也就讓他身上增添了許多神秘氣質,一眼看去很難是估算出他的真實年紀,看他面容好似也就三十左右,看他的兩鬢白髮則像是四五十歲,再看他故弄玄虛卻又渾然天成的氣質,彷彿又像是五六十歲一般。

總而言之,張道全現身之後,立刻就引起了德慶皇帝的注意,而且他的形象頗是具有欺騙性,讓德慶皇帝不由是生出一絲敬意,只覺得眼前之人乃是得道高人。

而就在德慶皇帝轉身觀察張道全的時候,趙俊臣則是向德慶皇帝輕聲介紹道:“伯父,眼前這位道長就是‘同濟廟’大住持張道全。”

接著,趙俊臣又向張道全拱手示意,然後再次介紹道:“張道長,這位是我的家族長輩,姓黃,你稱呼他為黃先生就好。”

聽到趙俊臣的介紹之後,德慶皇帝心中一動,也是率先拱手示意,道:“原來是張道全張道長,久仰大名!今日終得一見,好生幸會!”

說話間,德慶皇帝的態度頗為客氣,讓趙俊臣暗暗撇嘴——在此之前,德慶皇帝對待周尚景都沒這麼客氣,更別說是趙俊臣了,如今竟是對一名神棍騙子這般禮貌,只能說德慶皇帝已經被尋仙訪道的事情矇蔽了心智。

另一邊,張道全聽到介紹之後,卻沒有立即回應,反倒是轉目向德慶皇帝仔細打量著,他的目光空洞、毫無焦距,目光所落之處也不是德慶皇帝的面容,更像是在仔細觀察德慶皇帝身後某處,但德慶皇帝身後空無一物,就好似他能看到某些尋常人無法看到的東西一般。

趙俊臣估摸著,張道全如今只是敬畏德慶皇帝的至尊身份,不敢與德慶皇帝對視罷了,所以才會刻意的轉移目光焦距。

然而,張道全雖然不敢與德慶皇帝對視,但他的言行舉止依然還算沉穩、並未失態,反而是讓他的形象更為神秘了。

就這樣,張道全觀察了德慶皇帝身後片刻之後,突然轉頭向趙俊臣點頭示意道:“趙大人好久未見,身上貴氣竟是愈來愈重了……當初山人與趙大人初見之際,還曾是心中奇怪,只覺得趙大人年紀輕輕就能成為朝廷重臣,當真是千古罕見,但如今見到趙大人的家族伯父之後,山人也就心中釋然了……趙大人的伯父身上貴氣之濃重,乃是山人平生第一次見到,趙大人能有這樣的伯父,也難怪這般年輕就能位極人臣了。”

然後,張道全也拱手向德慶皇帝躬身行禮,道:“山人張道全,見過這位貴人!”

最終,張道全不再稱呼德慶皇帝為“香客”,也沒有理會趙俊臣的建議以“黃先生”相稱,反而是稱之為“貴人”。

而德慶皇帝見到張道全的這般作態,也愈發是把張道全視為得道高人,態度急切的問道:“張道長,剛才我推門進入這處偏殿之際,殿內突然是光芒大盛,有無數道金芒迸射而出,但下一瞬間所有金芒皆是消失不見,就好似從未出現過……但更為奇怪的是,這般異象竟然只有我一人見到,身邊幾人皆是沒有察覺任何異常,這究竟是何般緣故?道長您剛才說這是因為我是有緣之人,卻不知這‘緣’字何解?”

張道全故作沉思之態,片刻後卻是搖頭道:“依山人之間,貴客所見之金芒,乃是一場機緣,這表明貴客受到上蒼所看重,得到了仙人的注目與指引,貴客今時今刻來到此處,就是有緣;貴客能見到常人無法見到的異象,這就是有緣;異象發生在這處偏殿之內,這還是有緣;所以我才說貴客乃是有緣之人!

但貴客要讓我說出這個‘緣’字究竟何解,卻是超出山人的能力之外了,要知道這‘緣’之一字,妙不可言,可遇而不可求,世人大多渾噩,所以機緣並不會降臨於每個人的身上,但每一個擁有機緣之人,其所遇機緣皆是不同,所蘊含的意義也是完全不同,旁人根本無法提供意見,就算是勉強提出一些建議,只怕也是多說多錯,唯有降下機緣的仙人才能明白其中深意,也唯有自己才能參悟。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場機緣都是一場考驗,若是透過了考驗那就是一場大造化,但若是沒有透過考驗,機緣錯過也就錯過了,今後也很難再次遇見!”

張道全的這些話頗有些高深莫測的味道,讓德慶皇帝既是興奮、也是急切,但心性多疑的他,這次竟是沒有多少懷疑。

畢竟,人類乃是主觀動物,他們只會相信他們想要相信的人與物,他們的懷疑也只會針對於他們原本就不相信的事情,無論多麼聰明的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