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德慶皇帝暗中得意之際,趙俊臣則是終於“放棄掙扎”,嘆息道:“陛下英明......其實臣也知道,臣的這點小心思無論如何也瞞不過陛下,但陛下您也明白臣的態度,這尋仙訪道之事太過於虛無縹緲,乃是可遇而不可求,能遇到一次仙蹟就已是萬中無一的機緣了,又如何還能妄求更多?所以臣依然還是無法贊同陛下您在這種事情上耗費過多精力!”

許多時候,故意讓上司拆穿自己不含惡意的小心思,藉此來彰顯上司的睿智高明,然後表現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欽佩,乃是最好的討好手段。

趙俊臣亦是深諳此道。

所以,此時聽到趙俊臣的再次勸阻,德慶皇帝依然不覺得生氣,只會揮手打斷了趙俊臣的勸阻之言,道:“朕意已決!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勸了,朕這次沒有怪你刻意隱瞞訊息就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朕也不瞞你,朕這次微服私訪不僅是想要體察民情,也是想要前往‘同濟廟’尋訪仙蹤,朕的想法早就與你說清楚了,你勸也勸不住!更何況,你又如何能確定朕這次前往‘同濟廟’的事情,就不是仙人刻意安排的機緣?”

說完,德慶皇帝也不再理會趙俊臣的勸阻,直接向張德吩咐道:“去‘同濟廟’!”

張德身為德慶皇帝的近侍太監,這個時候自然是不會理會趙俊臣的態度,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後,當即是揚鞭驅馬、駕馭著馬車向著京城西郊方向而去。

*

卻說,馬車再次駛動前行之際,趙俊臣滿臉都是無可奈何,也就一直都是沉默不語,車廂內的氣氛也是稍顯沉悶。

然而,德慶皇帝卻不打算放過趙俊臣。

斜目看了趙俊臣一眼,德慶皇帝很快就打破了沉默,問道:“其實,朕也是昨天才收到訊息,知曉了‘同濟廟’內暗中供奉‘南海三聖’的訊息,但你為何能比朕更早收到訊息?若不是你剛才無意間顯出破綻,朕只怕也無法察覺到你已經提前收到訊息的跡象。”

趙俊臣再次嘆息一聲,實話實說道:“既然瞞不過陛下,臣也不敢隱瞞......其實,臣與‘同濟廟’大住持張道全已是相識一年有餘,‘同濟廟’能來到京城境內傳教,也全是因為臣當初資助了他一筆銀子的緣故。”

德慶皇帝開始關注“同濟廟”之後,有些事情肯定是瞞不住,必然會被查出來,所以趙俊臣也打算趁機“坦白”——自然是半真半假的那種“坦白”。

德慶皇帝這次是真的沒有想到,趙俊臣與“同濟廟”之間竟然還有這層關係,頓時是皺眉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細細向朕講來!”

趙俊臣解釋道:“陛下您還記得臣前年曾去山西潞安府賑濟蝗災的事情嗎?該地的百姓尚未開智,只把這場蝗災視為是蝗神的懲罰,哪怕是蝗蟲鋪天蓋地、吃盡了田地裡的糧食,百姓們依然是不敢撲滅蝗蟲,生怕會進一步得罪蝗神,臣當時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會讓這場蝗災越鬧越大、甚至是影響到周邊府縣,於是就決心滅蝗,但又擔心百姓無法理解激發民變,所以就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以教治教,搬出一尊地位更高、影響力更大的神靈表態支援滅蝗,這樣一來百姓們也就不怕得罪蝗神了!”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道:“這倒是一個好法子。”

趙俊臣繼續說道:“但等臣詢問了潞安府的宗教情況之後,卻發現該地影響力最大的宗教並不是佛道兩教,而是這家‘同濟廟’,臣當時也沒有多想,直接就尋到了‘同濟廟’的住持張道全,讓張道全站出來表態支援滅蝗,誰曾想這個張道全竟是軟硬不吃,只是提出了一項交易,讓臣出錢資助他把‘同濟廟’搬遷到京城境內傳播教義,然後他才會出面表態支援滅蝗,臣當時也拿他沒辦法,只好是同意了這項交易,於是也就成功撲滅了蝗災,然後臣信守承諾交給他一筆銀子、讓他得以把‘同濟廟’搬到京城境內......

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臣損失了一筆私財,再加上‘同濟廟’的教義太過於荒唐,所以臣一直都不喜歡‘同濟廟’,甚至還曾想過要找‘同濟廟’的麻煩,所以就暗中調查了‘同濟廟’的情況,也就是那個時候讓臣知曉了‘同濟廟’內暗中供奉‘南海三聖’的事情。”

德慶皇帝性格多疑,當他得知趙俊臣與‘同濟廟’之間的特殊關係之後,自然就會忍不住多想,這個時候更是尋到了一處破綻,當即是問道:“哦?既然你早就看‘同濟廟’不順眼,為何是遲遲沒有動手?你的耐性何時這般好了?”

對於德慶皇帝的這般質疑,趙俊臣也是早有應對,表情遲疑的答道:“臣當然有刻意針對過‘同濟廟’,事實上‘同濟廟’來到京城之初,臣就曾暗中鼓動京城境內影響力最大的普靈寺前往僧錄司狀告‘同濟廟’,這件事情不論是普靈寺方丈還是僧錄司的官員皆是知道的,但接下來幾天臣每天晚上都是噩夢連連,夢中好似有人警告臣絕不能再找‘同濟廟’的麻煩,還說臣若是放過‘同濟廟’,今後就會給臣一個回報......那些噩夢太過恐怖,讓臣每天都是半夜驚醒,最終出於寧可信其有的想法,也就對‘同濟廟’敬而遠之了。”

實際上,“同濟廟”來到京城之初,趙俊臣為了撇清關係,也確實鼓動過普靈寺狀告“同濟廟”,但這件事情也同樣是被趙俊臣暗中出手擺平的。

另一邊,趙俊臣所講的故事太過荒誕,德慶皇帝心中的猜疑之意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是愈發濃重了。

事實上,若不是德慶皇帝如今對於尋仙之事已是鑽了牛角尖,這個時候只會把趙俊臣所講的故事視作怪談、全然不會相信。

於是,德慶皇帝的雙眼再次眯起——這是他心中起疑的標誌性動作——又問道:“然後呢?你沒有再找‘同濟廟’的麻煩,事後可有收到仙人回報?”

趙俊臣再次遲疑了一下,卻是說道:“臣思來想去,仙人當初把那幾顆仙果交給臣、讓臣轉呈於陛下,應該就是所謂的回報了吧,畢竟臣在這件事情上也沾光不少,否則滿朝賢臣無數,仙人為何是偏偏選擇臣來向陛下轉呈仙果?”

聽到趙俊臣提到那幾顆印字蘋果,德慶皇帝不由是若有所思,也覺得趙俊臣的這般說法有些道理,心中懷疑竟是瞬間減少了大半。

趙俊臣當初進獻給德慶皇帝的那幾顆印字蘋果,已經完全超出了這個時代人們的理解極限,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祥瑞與神蹟,德慶皇帝如今對於尋仙訪道的事情這般上心,也完全是因為那幾顆果子的緣故。

事實上,大概是出於心理作用,自從德慶皇帝鄭而重之的服用了那幾顆“仙果”之後,最近這些天只覺得自己神清氣爽、身體狀態極佳。

所以,因為這幾顆印字蘋果的緣故,竟是讓趙俊臣所講的荒誕怪談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也減輕了德慶皇帝心中的許多懷疑。

沉默良久之後,德慶皇帝輕輕點頭,道:“這種時候寧可信其有是對的,不能無意間冒犯仙人!”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吩咐道:“既然你認識‘同濟庿’的住持張道全,那隨後的事情就好辦了,等咱們君臣二人去了‘同濟廟’之後,就由你來負責與張道全溝通,讓咱們可以直接觀摩‘南海三聖’的神像,看看是否會有機緣出現。”

趙俊臣又是一聲嘆息,似乎是覺得德慶皇帝越陷越深,但他如今也沒有任何理由阻止,只好是答道:“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