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趙俊臣又與李成儒、霍正源二人交流了一些廟堂局勢的看法,卻也無需多提。

但在他們三人談話之際,霍正源卻總是有些心不在焉,時不時就把話題引導向儲君廢立之事,顯然是猜出了什麼。

趙俊臣很喜歡像是霍正源這種聰明人,但聰明人也有聰明人的壞處,只要是稍稍有些不慎,就會被他們看穿根底——就像是現在,李成儒一直都沒有察覺到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但霍正源只是看到趙俊臣的神情稍變,就已經腦補了太多的東西。

不過,趙俊臣之所以看重霍正源,就是因為霍正源不僅很聰明,也很低調謹慎、明白自己的本份,趙俊臣並不打算讓霍正源深入參與儲君廢立之事,認為霍正源今後只要能負責好海運之事就好,所以他對於霍正源的屢次試探也是避而不談。

而霍正源反覆試探了幾次之後,很快就明白了趙俊臣的想法,也就不再多提了,只是心中暗暗做出決定,認為自己今後絕不能與七皇子朱和堅走得太近——以霍正源對於趙俊臣的瞭解,他認為朱和堅就算是順利坐上了儲君之位,這個位置只怕也不會安穩。

大約談了小半個時辰之後,眼看到趙俊臣面現乏意,就一同告辭離開了,趙俊臣自然也沒有強留。

等到李成儒與霍正源二人離開之後,趙俊臣又轉頭看向一直候立在旁邊的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說道:“慶彥、小林,你們二人這些天在南北之間往返萬里,如今必然是幸苦了。現在就先去休息吧,再過一兩個時辰就要吃晚飯了,我會吩咐廚房準備豐盛一些,為你們二人慶功,也順便為你們安排一下今後的前程。”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想到了什麼,向許慶彥補充道:“對了,你說鄭家的人如今已是隨你抵達京城、隨時等著見我……今後幾天將會發生許多事情,我只怕是顧不上見他,你先讓他去見一下霍大學士,合作方面的具體細節也由他們兩人負責商定,若是出現了霍大學士無法決定的事情再通報於我!等到所有合作細節皆是商議完畢之後再讓他來見我,我如今恐怕是無心顧及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莫小林不由是面現喜意,趙俊臣曾經答應過要給他一個軍中前程,如今顯然是要實現諾言了。

另一邊,許慶彥卻是面現憂色,他一向最為了解趙俊臣的作風,明白趙俊臣從來都不是放權省心之人,與鄭家合作的海運計劃在趙俊臣的未來規劃之中更是重中之重,按理說趙俊臣就算是不會親自出面與鄭家之人談判合作細節,也應該是從頭到尾事無鉅細的掌控全域性,卻絕不應該直接把所有事情丟給霍正源!

能讓趙俊臣說出自己“無心顧及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就表示趙俊臣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認真考慮,而且是已經逐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想到這裡,許慶彥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自己說什麼都沒用——但心中想要獨當一面、為趙俊臣分憂的想法,卻是愈發強烈了。

*

當許慶彥與莫小林二人也離開房間之後,趙府正堂之中也就只剩下趙俊臣一人。

趙俊臣也終於有機會開始思索太子朱和堉即將要被廢黜的事情。

毫無疑問,這件事情乃是如今的當務之急,影響極為深遠,廟堂格局也會隨之變動,趙俊臣也是身處於漩渦最中心無法脫身,他接下來的做法也將會深刻影響到自己與許多人的命運。

尤其是因為李成儒的無意間提議,讓趙俊臣發現自己所面臨的局勢愈發複雜了。

自己究竟要不要保持支援朱和堉的立場?

朱和堉的迅速成長超乎預期,今後會不會有失控的風險?

德慶皇帝逼迫自己領頭表態彈劾朱和堉,這件事情又應該要如何具體運作?

若是太子朱和堉被廢黜之後,自己依然是打算扶持他重登儲位的話,期間又應該如何應對各方各面的壓力?

每一項問題、每一個可能性,都需要趙俊臣認真思索,不容疏忽。

*

而就在趙俊臣認真思索這些事情的同時,卻並不知道——有兩位野心勃勃的野心家,正在暗中碰面。

最近這幾天,因為太子朱和堉與諸位藩王的官司,德慶皇帝一直都沒有離開御書房,如今已是榮升御書房管事太監的李如安,也被迫在御書房內連續值班三天之後。

到了今天,德慶皇帝在御書房內召見了群臣之後,終於是返回後宮之中休息了,而李如安也隨之得到了休息的機會。

而李如安剛剛返回到自己的房間,就突然收到訊息,稱是司禮監掌印吳信泉在紫禁城以西的禾欣樓擺下了一桌酒席,邀他相聚共飲。

吳信泉乃是內廷之首,李如安當然是不敢怠慢,也顧不上休息,連忙去赴宴了。

但當他抵達禾欣樓之後,卻是見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

這個人物,分明是即將就要成為新任儲君的七皇子朱和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