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上秤.(第1/4頁)
章節報錯
……
……
根據趙俊臣的想法,內閣成員們很快就草擬了一個意見,透過司禮監呈給了德慶皇帝。
德慶皇帝也很快就做了批覆,同意了內閣的意見。
就像是周尚景所猜測的那樣,德慶皇帝對於建州女真的主動請降很感興趣,認為這件事情也能算是自己的豐功偉績之一,只是礙於各方面的利益所以暫不表態罷了,如今見到內閣諸位閣臣已是尋到了妥當辦法,自然是不會反對。
於是,這件事情就這樣確定了下來,也很快就派出了相關官員與建州女真進行初步磋商,卻是至始至終都沒有告知百官,也沒有放在朝會上討論,許多官員還要等到幾天之後才能收到訊息。
這也是趙俊臣加入內閣的好處之一。
在趙俊臣入閣之前,有許多朝廷大事,他根本沒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往往是還不等趙俊臣表明態度,這些事情就已經被德慶皇帝與閣老們透過私下磋商的方式做出了決定,趙俊臣只是負責執行而已。
也唯有德慶皇帝與閣老們意見相左、爭執不下的那些扯皮事情,又或者是德慶皇帝與閣老們都不願意承擔責任的那些重要事情,才會放在廟堂上進行討論、做出決定,從前趙俊臣也唯有這般時候才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現在,趙俊臣同樣成為了內閣輔臣,也同樣成為了內部決策者之一。
所以,趙俊臣從今往後就可以愈發深遠的影響明朝江山的走向。
*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廟堂局勢可謂是風平浪靜,沒有發生任何大事。
百官們一邊是等待著河套戰事的下一份捷報,一邊是暗暗觀察著趙俊臣的動作。
畢竟,根據趙俊臣所誇下的海口,三天之內就要籌出全部的河工銀子;十天之內,工部與各地衙門就可以開工疏通漕運;二十天之內就讓第一批漕運錢糧抵達京城。
距離趙俊臣的誇下海口,如今已是過去了三天時間,但趙俊臣只是從戶部餘銀之中擠出了第一批河工銀子,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動作了。
見到趙俊臣的這般紋絲不動、毫無作為,許多官員皆是暗暗興奮了起來。
難道說,趙俊臣這一次無法解決漕運的難題,要栽跟頭了?
雖然說,任誰都知道漕運出了問題所有人都討不到好處,但趙俊臣這段時間實在是風頭太盛了,百官之中因妒生恨者不知凡幾,這個時候自然是忍不住有些幸災樂禍的期待。
不過,那幾位真正的權臣卻是心中清楚,趙俊臣絕不可能是毫無動作,必然是留著後手,所以就壓制著各自派系官員的蠢蠢欲動,想要等到情況明顯之後再是出手發難。
事實上,這幾位權臣的猜測並沒有錯誤,趙俊臣的行動早已是暗中展開了。
而且,還是一個大動作。
*
就在這一天,新任的戶部尚書李成儒已是日夜兼程的趕到了濟寧府境內。
今年的漕運堵塞,就是因為濟寧府的河岸坍塌所引起的,所有漕運船隻皆是被卡在了濟寧府之南。
聽聞李成儒的出現之後,濟寧知府蘇鵬也不敢怠慢,連忙是領著濟寧府的所有官員鄉紳趕來迎接。
見到蘇鵬的隆重迎接,李成儒卻是一副雷厲風行的模樣,直接拒絕了蘇鵬的宴請,說道:“本官馬不停蹄的趕來濟寧府,並不是為了喝酒吃飯的,而是為了視察濟寧府的河道堵塞情況!蘇知府也不必與本官客套什麼,只需要引著本官前往河道堵塞處就可以了!本官瞭解了具體情況之後,也才能拿出具體數量的河工銀子。”
蘇鵬的年紀尚輕,只有三十出頭,乃是周尚景的心腹學生、“周黨”之中的青壯派,一向也是精明強幹。
聽到李成儒的表態之後,蘇鵬的眼神微微一閃,很快就笑著恭維道:“李尚書當真是雷厲風行、心繫朝廷,實乃是百官之楷模!既然如此,下官這就領路,讓李尚書可以現場視察河套的堵塞情況。”
然後,蘇鵬也沒有讓濟寧府的眾位官員鄉紳離開,而是領著所有人趕去了濟寧府的河道堵塞處。
因為河岸的崩塌,濟寧府附近河道的堵塞情況確實是極為嚴重,因為戶部已經下發了第一批銀子,濟寧府已經開始組織人員動工疏通河道了,但工事的進度顯然是不如人意。
李成儒是清流出身,並不瞭解河工的事情,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拿不出任何指導意見,他裝模作樣的巡查一番之後,也只是說了幾句又假又空的正確道理。
但濟寧府的官員鄉紳們卻是極為配合,紛紛表現出一幅“恍然受教”的模樣,這讓李成儒的虛榮心大為滿足,只覺得自己的聖賢書果然沒有白讀。
心情大好之下,李成儒也多了一些善意,問道:“蘇知府,你們目前可還有什麼困難?若有困難的話,趁著本官在這裡就要儘快提出來,本官自然會想辦法為你們解決。”
蘇鵬苦笑道:“歸根到底,還是缺銀子!聽說戶部交給了漕運與工部兩大衙門總計八萬兩銀子,但這筆銀子下發到濟寧府,就只剩下一萬五千兩了!李尚書您也看到了,下官為了儘快疏通河道,足足是組織了三千餘名百姓,不談別的開銷,僅是這些百姓的早晚雙餐就是一大筆銀子,這點銀子根本撐不了幾天時間……若是戶部拿不出後續的銀子,只怕是很快就要停工了,到了那個時候,河道必然是再有泥沙俱下,這些天的努力也就要前功盡棄了。”
李成儒早就料到了蘇鵬的訴苦哭窮,他這次離京之前也得到了趙俊臣的特意指點、尋到了一個良策,這個時候也是胸有成竹。
所以,李成儒呵呵一笑之後,說道:“戶部的存銀也是見底,很難再拿出一筆銀子……不過嘛,這件事倒也不難解決,就看官員們有沒有魄力與擔當了!我且問你,朝廷的漕船都停靠在哪裡?”
蘇鵬的眼神再次閃爍了一下,似乎是聯想到了什麼事情,隱隱間還有些興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