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巴根首領大可不必擔心漢人邊軍會有任何動作,也不必浪費時間刺探漢人軍隊的動向,他們絕沒有主動進攻的勇氣!渭水並不算深,咱們騎馬就能過去,只要過了渭水,前面就是秦州與階州了!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攻破漢人的城池,劫掠漢人的糧草,何必留在這裡浪費時間?”

說到這裡,齊格木輕哼一聲,又補充道:“這次攻入漢人的腹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速戰速決,如今留在這裡耽擱時間,反而是容易引起變數!我蒙古右翼部落如今派來上萬勇士加入這次行動,可不是為了留在渭水岸邊休息的!”

聽到齊格木的譏諷,巴根眼中閃過了一絲殺氣。

蒙古聯軍這一次的進攻,除了準噶爾汗國的主力部隊與僕從軍總計四萬五千人之外,蒙古右翼部落也派來了萬餘騎兵加入。

在此之前,齊格木只是蒙古右翼部落的使者,負責準噶爾汗國與蒙古右翼部落的聯絡事宜,但已是屢屢與巴根為難,自從蒙古右翼部落派來大軍支援之後,齊格木的氣焰就更加囂張了,總是抓住一切機會打擊巴根的威信!

不過,巴根終究還是強忍了下來,緩緩掃視了大帳內的眾位首領一眼,發現哈薩克首領阿拜.海達爾、諸察合臺首領蘇合、葉爾羌首領阿木爾等人聽到齊格木的說法之後,雖然是不敢明言,但大都是流露出了贊同之色。

見到這一幕,巴根心中暗暗有些無奈。

在內心深處,巴根也贊同齊格木的說法,明軍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實在是過於拙劣,無論戰力還是勇氣皆是不值一提,很難不讓人心生輕視,

不過,巴根的麾下軍隊乃是準噶爾的主力,如今已是深入明朝腹地,稍有閃失就會影響整個準噶爾汗國的未來國運,這也讓巴根不得不萬般小心,不敢承擔任何風險。

於是,巴根無視了齊格木的譏諷,緩緩說道:“咱們眼下已是深入了漢人腹地,很容易就會被漢人軍隊截斷後路,必須要小心一些,漢人軍隊的表現固然是拙劣不堪,但他們兵力眾多,若是咱們被包圍了,想要脫身也不容易,必然會遭遇許多損失,我乃是聯軍統帥,必須要為勇士們的性命負責……齊格木兄弟,若是你等不及了,大可以帶領蒙古右翼的勇士們先行過河!”

聽到巴根的說法,齊格木不由語塞。

這次蒙古右翼部落派來了萬餘軍隊,只是想要跟在準噶爾部落後面瓜分好處罷了,別看齊格木對大明邊軍滿是不屑,對巴根也是滿嘴的風涼話,但若是讓齊格木單獨帶領蒙古右翼部落的軍隊繼續深入大明腹地,齊格木是絕對沒這個膽量的。

如今,齊格木一方面仗著準噶爾汗國的軍力狐假虎威,另一方面又對準噶爾汗國的主導地位不大服氣,所以齊格木的表現也非常矛盾,既是亦步亦趨的跟隨準噶爾大軍行動,又是時不時的挑釁巴根,這種作法對齊格木以及蒙古右翼部落沒有任何好處,只是齊格木猶不自覺。

最終,齊格木輕哼一聲之後,用不輕不重的聲音喃喃道:“二十多年前,我蒙古右翼部落的一支騎兵甚至攻入了漢人的北直隸境內,遠要比今日更加深入漢人腹地,但我蒙古右翼的勇士們當時可沒有任何懼意……”

巴根相貌粗豪,但卻要比齊格木有城府得多。

見到齊格木態度軟化之後,巴根就不再理會,只是轉頭看向其餘幾位部落首領,進一步解釋道:“這一次行動,劫掠糧草固然重要,但首要之務依然是保證自身實力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咱們總計出動了近六萬兵馬,全都是各大部落的根基,一旦是稍有損傷,就必然會大傷元氣!咱們與漢人不同,漢人太多了,死了一萬人,馬上就能再招兩萬人,咱們若是死了一萬兒郎,就意味著十幾個大部落的衰亡!

更何況,咱們的兵力看似很多,但為了抓緊時間行軍趕路,這一路上並沒有攻打沿途的漢人城池,這就意味著咱們後路不穩,又為了保證後路,咱們每經過一處城池軍堡,就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進行監視與牽制,這樣一來,咱們固然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入了漢人腹地,但咱們的兵力也只剩下了四萬五千餘,兵力更加處於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咱們承受不起任何風險。”

說到這裡,巴根目光掃向了哈薩克首領阿拜.海達爾、諸察合臺首領蘇合、葉爾羌首領阿木爾等人,緩緩問道:“西域如今的局勢,你們也大都心中有數,一旦是你們手下兒郎損傷慘重,各位的部落最終會淪落到怎樣的下場,就不必我多說了吧?我如今固然是謹慎了一些,但也是為了你們考慮!”

聽到巴根的質問,幾位首領皆是面色微變。

西域環境惡劣,向來是弱肉強食,而他們麾下的軍隊皆是各自部落的基石,一旦是損傷慘重,他們的部落就必然會被其它部落吞併,這樣的風險他們自然是承受不起。

於是,幾位首領連忙是起身表態,紛紛說道:“我等自然是對巴根首領惟命是從,堅決遵從巴根首領的命令!”

見到幾位首領的表態,巴根滿意的點了點頭。

經過這麼一場談話,巴根在蒙古聯軍的領導地位更加穩固了。

另一邊,齊格木的表情則是有些難看。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進入大帳內向巴根稟報道:“巴根首領,探馬們都已經回來了!”

巴根面容一肅,吩咐道:“讓他們進來稟報!”

片刻之後,四名探馬頭目匆匆進入大帳之中。

按照巴根的吩咐,這四名探馬頭目分別負責探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明軍動態。

巴根肅容問道:“附近的漢人軍隊可有異動?”

一名探馬頭目稟報道:“以西三十里內,並未發現漢人軍隊的蹤跡。”

又一名探馬頭目說道:“我軍以東二十里外,有一處漢人的縣城,如今已是緊閉城門、守備森嚴,但只是一味的龜縮死守,縣城內守軍並無出動跡象!”

第三名探馬頭目隨之稟報道:“小人帶領兵馬渡河前往南方探查,發現南方的明軍如今已是亂成一團,調動頗是頻繁,顯然是他們沒有想到咱們這麼快就攻到了這裡!”

第四名探馬頭目則是稟報道:“我軍後方的漢人軍隊同樣沒有異動。”

聽完了稟報之後,巴根心中稍稍有些放鬆,但依然是不敢大意,就想要讓探馬們擴大範圍再一次探查周圍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