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戰鞏昌(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
……
隴南地區位處於秦巴山區,東臨陝西、南通四川,緊扼陝甘川三地之要衝,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乃是歷朝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自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之後,甘肅東南部就被設為鞏昌府,一直延續到了明朝也未有變化,但世人依舊是習慣稱呼鞏昌府為“隴西”,鞏昌府的南部地區屬於長江水系範圍,氣候更接近於南方,素有“隴上江南”之稱,所以人們大都是將這裡稱為“隴南”,乃是鞏昌府境內最為富裕的地方。
在明朝士氣,隴南地區的官方稱呼為“階州”,乃是鞏昌府的下轄州,受到鞏昌府的節制,而鞏昌府雖是位於甘肅境內,卻一直是隸屬於固原軍鎮的防務範圍。
這一次,趙俊臣就將兩軍決戰之地選在了這裡!
選擇鞏昌府作為主戰場,趙俊臣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
首先,隴南地區的繁華與富足,對蒙古聯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哪怕是無法攻破城池,奪走情報裡的糧草與奴隸,但只要是在階州境內大肆劫掠一番,蒙古聯軍的這次出兵也不會空手而歸。
其次,階州位於秦巴山區,頗是地形複雜,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不僅是有利於趙俊臣包圍截抄、隱藏伏兵,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弱蒙古聯軍的騎兵優勢。
最後,相較於隴南地區的富足,鞏昌府北部的幾處州縣皆是經濟不昌、人煙稀少,還是近兩年旱情的重災區,境內大半百姓皆是逃荒在外,兩軍選在這裡進行決戰,哪怕戰況再是如何慘烈,也不會對民間造成太大的損失。
此外,對於趙俊臣而言,鞏昌府位於西北深處,已是遠離了明朝的核心區域,也遠離了朝廷中樞的視線範圍,朝廷的威信與控制力在這裡已是愈發薄弱,所以趙俊臣就算是在此期間暗中做一些小動作,事後也容易遮掩隱瞞。
當然,對於趙俊臣的佈局與計劃而言,將鞏昌府選為主戰場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這裡與蒙古草原的距離稍遠了一些,蒙古聯軍若是想要強攻此處,就首先要突破甘肅軍鎮的鎮番衛,然後還要突破固原軍鎮的破虜衛,最後還需要渡過渭水,與此同時,鞏昌府周圍又遍佈著邊軍衛所,它的東北方向是固原軍鎮與寧夏軍鎮,它的西北方向則是甘肅軍鎮,蒙古聯軍一旦是深入其中,就很難脫身離開。
對於蒙古聯軍而言,進攻鞏昌府無疑是一次極大的冒險,這會讓蒙古聯軍無比警惕、小心翼翼,很容易就會心生退意,以蒙古聯軍的機動性與行軍速度,若是在趙俊臣完成包圍之前下定決心脫離戰場,趙俊臣就很難將他們留下來,也很難收穫最大戰果,這段時間耗費無數心血的佈置,也很有可能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在決戰正式開啟之前,趙俊臣還需要額外送給蒙古人一些甜頭,讓蒙古人食髓知味之餘,也堅定蒙古聯軍不斷進攻隴南的決心,這樣一來,哪怕是蒙古聯軍今後遭遇了一些挫折與損失,也不會輕易生出退意。
為此,趙俊臣必須要犧牲一些人。
自從蒙古聯軍大舉入侵甘肅之日算起,至今已是過去了九天時間。
蒙古聯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情報中囤積著大量糧草的階州城!
蒙古聯軍的行動也很堅決,他們這次聚集了五萬餘人的兵力,進入大明境內之後,就直撲階州而去,沿途若是遇到了城池與軍堡,他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強攻,只是逼退守軍之後,就留下一部分軍隊進行監視與牽制,主力部隊則是以最快的速度繼續向著階州方向逼近。
這樣一來,蒙古聯軍的行軍速度自然是極快,不過是短短九天時間,就已是連續突破了甘肅鎮番衛與固原靖虜衛的防線,攻入了鞏昌府的境內!
進入鞏昌府境內之後,蒙古聯軍依然是勢如破竹,連續突破了會寧、永泰兩縣的防線。
面對蒙古聯軍的大軍入境、氣勢洶洶,鞏昌府境內的各地州縣皆是膽戰心驚,只懂得收攏守軍、緊閉城門,一味的據城而守,將城池以外的區域全部拱手讓給蒙古聯軍,沒有任何抵抗之意!
不過,蒙古聯軍的這次進攻看似是無比順利,一路上可謂是勢如破竹,兵鋒所指之下,各地邊軍皆是避而不出,但各地皆是堅壁清野,甚至還把村鄉百姓都收攏入城,蒙古聯軍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收穫。
然後,當蒙古聯軍來到了鞏昌府中部地區之後,卻終於是遇到了難題!
因為,渭水擋在了他們的面前!
鞏昌府的面積極大,乃是西北最為遼闊的大府,又被渭水分為南北兩部分,階州城就位於渭水以南!
所以,蒙古聯軍若是想要進攻階州,就首先要渡過渭水!
眼下,因為連年的旱情,渭水並不算深,最淺處大約只有一米有餘,蒙古聯軍想要強行渡河也不難,但蒙古聯軍的統帥巴根擔心明朝邊軍會在蒙古聯軍渡河期間進行偷襲,卻是不敢輕舉妄動,不再是催促大軍急行,反倒是下令蒙古聯軍在渭水北岸停軍休整,又派出大批偵騎查探周圍的明軍動態。
在等待斥候探馬們回報之際,巴根與各族領袖則是聚集在大帳之中,一邊等待訊息、一邊商議他們下一步的行軍計劃。
自從攻入了大明境內之後,明朝邊軍的表現就像是情報中一樣懦弱無能,只敢龜縮在城牆後面目送著蒙古聯軍離開,就算是偶爾遇到了一些抵抗,也是不堪一擊,被蒙古聯軍輕易擊潰。
這樣一來,蒙古聯軍的行軍自然是無比順利,完全沒有遇到過任何意外,僅用了**天時間就攻入了明朝的西北腹地,這也讓大帳內的各族首領皆是滋生了傲慢之心,認為明軍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西北邊防對於蒙古聯軍而言不過是形同虛設!
所以,許多人都對巴根的謹慎做法不以為然!
其中,蒙古右翼部落的領兵首領齊格木尤其如此!
蒙古右翼各大部落每年都會進入大明境內劫掠,早就見慣了西北邊軍的軟弱膽怯,也深知三邊軍鎮的種種弊病,所以齊格木認為巴根的小心翼翼只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
眾位首領齊聚之後,齊格木也完全沒給巴根面子,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巴根首領,聽說你是準噶爾汗國最著名的勇士,為何如今竟是如此怯弱?咱們進入大明境內已是有**天時間了,你難道還看不清漢人軍隊的底細?他們不過是一群農夫罷了,完全沒有蒙古勇士的武勇,並且還是一盤散沙,他們的武官只關心自己的安危,絕不會相互支援,只要咱們沒有進攻他們的城池與軍堡,他們就不會主動抵抗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