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第4/6頁)
章節報錯
幾人躬身行禮。
大公主懵懵懂懂地應了聲:“朱娘娘,我知道了。”
阮仁燧心想:原來後邊皇嗣們的課程安排,都是朱皇后時期敲定的……
他有點明白為什麼後來朱皇后故去之後,阿耶沒有再立繼後了。
心裡邊這麼想著,臉上也很乖地應了聲。
樂舞結束,嘉貞娘子隨從德妃與賢妃一起離開,帶著兩個學生去見了今日剛剛唱過的楊柳,看大公主感興趣,還專門給她折了一枝下來。
“東都城外的長堤處一步一柳,送別之人時常折一枝柳條相贈,所以折柳也有挽留不捨之意呢……”
大公主嘟起嘴,看似瞭然地“哦”了一聲。
阮仁燧叫乳母抱著,皺著眉頭看著那一排柳樹,心想:我超討厭柳絮的!
總是往人鼻子裡鑽!
楊絮也煩!
都煩!
德妃沒有察覺到他的情緒,倒是很喜歡今天聽到的曲子,晚上阮仁燧洗完澡讓保母擦頭髮的時候,聽見她在哼唱《采薇》。
德妃的聲音很清脆,樂感也很不錯,《采薇》的調子又不算難,她唱得婉轉動聽,並不遜色於專門培訓過的宮人。
一段曲子唱完,阮仁燧很捧場地用力鼓掌。
德妃自己也有點小小的得意,過去抱起他來:“我唱得好聽,是不是?”
阮仁燧用力點頭:“嗯!”
第二日聖上來了,她又唱給聖上聽。
彼時正值春日,白天風和日麗,到了傍晚,夕陽也溫柔。
冬日裡厚重的用來隔風的簾子早已經被收起,取而代之的是江南進獻入京的輕紗。
也不知他們是如何鑽研出這樣的工藝,蟬翼一樣的輕薄,日光下泛著一層璀璨的金,奢華靡麗,傍晚的微風輕輕地吹拂著,連帶著德妃的歌聲,好像也融化在了天際絢爛多彩的晚霞裡。
上行下效,宮廷裡的風吹到了宮外,很快,神都城裡許多人家都唱起了《采薇》。
朱皇后奏請聖上,與民同樂,是年上巳節於神都城外水邊選定了地方,令宮廷樂府從《詩經》中揀選了十餘首通俗易懂的在外傳唱,一時蔚然成風。
而後此事成為神都定例,這就是後來的事情了。
德妃發覺兒子對上課這事兒其實是感興趣的,只是他的興趣很獨特,只對好玩的那些感興趣,稍稍偏學術的那些則是敬而遠之。
強抱著他去聽,他就吱哇大叫。
慢慢地,她也算是摸到這小子的脈了,忖度著這節課他會喜歡,那就帶他過去,如果他感興趣的話,就會很老實。
譬如說今天,還沒去呢,她就知道兒子肯定會喜歡的。
阮仁燧這時候已經能走了,也能簡短地說幾個字,被帶過去的時候還有點不耐煩——誰家好人大早晨不睡覺跑去上課啊!
到了地方一聽,又覺得有意思了,不由自主地把嘴裡邊的幾顆牙呲出來了。
今天來上課的並不是嘉貞娘子,而是小時女官,課程也很簡單。
她提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大羊。
叫兩位皇嗣看了,又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顛倒了,將這兩個字摞在一起,而後告訴他們:“大羊為美,吃一隻大羊,真是一件美事——記住這個‘美’字,今天的課就結束啦!”
尚食局的人就張羅著抬了一隻大羊過來,現場肢解烹製,有的部位用來烤,有的部位用來燉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