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丞玄應離,不過跟著王后而來,靠著王后的關係,自身會幾分堪輿之術,他們倒是很想瞧上一瞧,如何治理。

不過,秦王昭世很顯然並未有,與他們解惑的心思。只道“諸卿且自去斟酌一個法子來,至於楚國是否尋機相仇一事,本王自有打算,無須擔憂。”

朝臣陸續散去,秦王昭世獨留下陸清塵、冷小帥、秦文謹。三人隨著秦王昭世,移步至政事廳中。

經苗族女一事,幾人顯然謹慎萬分。秦王昭世只開口問道“丞相、大哥、小帥,如今應離那處,需上萬民伕,應從何排程,可有何良策?”

隨手遞過手中錦條予三人,三人相互傳遞觀看。

對於秦王昭世的問話,各自心中已有了腹稿。陸清塵率先回道“王,國中百姓家家戶戶中抽調一二,輪轉徵扶,於糧收一事,應當未有問題。”

秦王昭世仍覺有幾分不妥,只暫且擱置下來。轉頭望向另外的二人。

秦文謹與冷小帥對視一眼,齊聲問道“王(弟),你看是否可從軍中抽調?如今秦國無戰事,適當排程,我們二認為應無問題。”

秦王昭世立時搖頭道“秦國以鐵血強國,若常年耕種,消其血性不提。若六國來犯,當如何能及時應對,且邊域戎狄一直虎視眈眈。”

陸清塵再提道“王,不若軍民相親如何?百姓每戶只徵召一人,若無兄無弟者不召、無子者不召、身體不便者不召……關隘軍士處仍戍守在原地,只徵召軍中留守軍士。”

秦王昭世回道“丞相大人所言,百姓中徵召一事,甚是有理,只是軍士,決不可動。”

秦文謹說道“王弟,文謹有一計。只是此計略兇險,諸位且試一聽。”

秦王昭世、陸清塵、冷小帥三人同聲應道“王兄(大良造)、文謹大哥,且速速說來。”

秦文謹道“不若以罪犯之身前往蜀地,如何?”

復又語帶揶揄道“說來此事,還要多虧了丞相大人。以法治國,教國中犯事,嚴懲了成,餘下一成,欲犯事者,自是龜縮,不敢再伸手再犯。”

罪犯,有窮兇極惡者,聚然聚集在一起。其中只要有心之人,煽風點火,便能隨意發起暴亂,此其一便是用罪犯所要冒的風險。

罪犯與百姓,有相識、相仇者,如何一起共事,而不引發兩者之間的矛盾。此其二風險、

倘使有能人可使兩者相親,罪犯服膺,如此便一舉數得矣。

冷小帥道“王,不若讓丞相往百姓中徵調民伕,罪犯便由文謹大哥派遣。餘下的便交小帥來處理,如何?”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