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中的東西定睛一瞧,竟是一卷竹簡。

上面清楚明白的寫了,需要去向何方、何地、何處,取何物,又需如何做,若非是教她取他人之物,洛惜賢還當是勸人向善的課業了。

還有便是方才展開竹簡時,掉落出一樣東西。

上手一瞧,竟是羅經儀。

洛惜賢拿著羅經儀,瞧了半晌,還真就是一方簡單的羅經儀,摻不得半分假,莫非是師父憂心他外出迷路,特意為她準備的。

雖說自己識路有方,可有人貼心準備,倒也不好拒絕。

看來這混不吝的老頭兒,有時亦會良心發作呀。

小心翼翼的將羅經儀收藏好,便思索接下來當如何行事了。

這偷盜之事,向來非她所長,亦非她所好,且洛王葉的教導歷歷在目,當真是有違先人之訓,然師命亦是大於天也。

不若以物易物罷。

就是不曉得被盜之人,當作如何是想。

有了法子的洛惜賢,志氣高滿,回首向洛頃所在的屋舍稽首三拜,以謝師恩,旋即便頭也不回的下了青山。

過了好半晌,方才的地方霧氣聚攏又散盡,洛頃現了身形,望著洛惜賢早已遠去的身影,喃喃道:“萬般皆是命啊,半點也不由人......”

言罷揹著手,當真離去。

白霧又再度聚首,不分你我。

......

另一頭,下了山的洛惜賢,當真感受到了天廣地闊,有別於青山的氣息,眉眼俱開笑。伸開雙臂,擁抱不遠處燃著裊裊炊煙的城鎮。

婀娜白煙一道直上青雲。

聞著飯食香,洛惜賢的肚子不爭氣的咕嚕一聲兒,幸得周遭無人,免了那不自在。

然而還得趕路,真是人間酷刑罰啊。

若是不在日落前趕往竹簡裡指示的地方,今日夜裡估摸著得風餐露宿了。

竹簡所示之地:秦國,長公子府,長公子最喜的佩劍,其中還要求了具體的時辰。

前兩者還能理解,可師父他老人家何時愛上了舞劍,竟瞞得如此之深。且這般迫不及待,連時辰都要求上了。

滿頭霧水的洛惜賢,空腹過青羊村而不食,倒有上古夏朝禹治水三過其家門而不入之風範,可將自己得意壞了。

連番趕路,終於在亥時趕到了秦國櫟陽城。

秦國如今不若六國,一路趕來儼然有亂象,然櫟陽城乃一國之都,總是要強上幾許的。

稍作歇息,洛惜賢便出門先尋了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