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七章:流言四起,陣前換將(十八)(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文謹試想過此次傳信,能得到的最佳的結局。若是王賁能達成,其功不大不小,正好適合先前所議之事。
思及此處,秦文謹與王剪行了一個大禮,他道:“秦國有王老將軍,乃是秦國之福也。”
突受一禮,王剪在上前扶人之時,亦明白為何而行禮,他回道:“秦王有大良造,亦是秦王,及秦國之福也。”
一老一中年,相得益彰。
許多事兩人無須說得過於清楚明白,便已知曉,生平得一知士,足矣。還是秦文謹率先笑道:“可惜軍中有令,否則文謹定與老將軍,痛飲幾杯。”
王剪同樣哈哈大笑道:“大良造之意,剪已心知。待此次破了長平,你我二人,相約痛飲,何如?”
秦文謹笑著頷首。
此一小段陳情,秦文謹與王剪並未過多再提。二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展開了無數設想與準備。不知為何,二人比之先前作戰時,於戰事之事,愈發契合。
......
歡喜離去的王賁,並不知曉幕府裡發生的這一幕,前途已有考驗在等待著他。
將門出生的王賁,與其父王剪雷同,自幼喜愛且熟讀兵法,屆時知曉此事,也是歡喜居多,雖常伴父親左右,乃是一件快事,前提是在家中。
在建功立業的戰場之上,王賁亦不願別人指著他的鼻翼,聲言只是靠著父親坐上這副將之職,若有機會,也是願意脫離父親的庇護,以己之力,馳騁疆場。
先前王剪陳情,想來也是明白王賁之意,故有所請。
對於這一切,尚不知曉的王賁,此時正興奮的,等待著趙括的到來。
......
自得了將軍的名頭,趙括的‘威嚴’與日俱增,三軍之中所行之處,無一將士敢直視其顏,且趙括治軍之嚴。
每行一步,每言一行,同尺子量過一般無差。幸而將士常年苦訓,趙括言行,只是多了幾許麻煩,於事無礙。
且這般行事,竟奇蹟般的得了將士的好感,治軍嚴格,軍中方不至於錯亂無著。對於此行接手長平,亦多了幾分信心。
雖有傳言秦軍懼這位新將軍,可傳言終歸是傳言,無與其相熟者,對於其人的能力,亦是半分不知。
對於趙王盍信傳言,便要換掉趙國的戰神將軍,諸將士內心早就憋足了一股勁兒,欲找其人的不痛快。
尤其是這中間,還有一位謀算許久,換將之事中出了不少力,但與這次主將失之交臂的李益。則是在家中,暗恨不已,險將一口呀咬碎。
軍中尚有人脈的李益,在大軍臨行之前,便尋了幾位相熟之人,一一為其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