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黑甲,沐著雨水,整齊划來。

為首之人,乃是如今的侍衛統領王猛,一把年歲,仍不見老,許是內功深厚之故,一直不曾替換,這些人與李斯亦起過不少摩擦,始終得秦濟民的庇護。

這也是李斯百思不得其解之處,為何如此信任一位江湖莽夫,只是今夜之事,卻也能證明,恰是此人可信也。

此人的出現,教李斯心口猛跳。

王猛面色冷峻,轉身拉扯出一位,由甲士押著的一位老者,絲毫不留情的將其扔出,李斯見狀,連連後退,如此已是證明,二人相識。

隨即仍出的還有一卷竹簡,上頭講明瞭,此乃始皇帝遺命,將來由秦嗣遠嗣位,上頭始皇帝仁厚的長子被責不孝、監守長城的蒙恬不忠。

蒙毅身為人弟,卻知情不報,亦為不忠,著幾人刎頸。

此乃王命,不得違抗。

王猛將其矯召的王令扔在李斯跟前,便站在殿前行禮,道:“陛下,王猛來遲,還請恕罪。”

裡頭一陣蒼老的聲音傳來,“王猛大人很好,有些人卻是讓人過於失望了。既然如此,便教二人希望的那般,賜他們刎頸罷。”

言罷,復又輕咳幾聲。

旋即便聽到腳步聲動,似有人朝著殿門行來。

不一會兒便印證了外頭諸人的猜想,殿們被拉開,為首的便是始皇帝,以及身邊相扶的蒙毅。始皇帝身上裹著厚厚的外披,瞧也未曾瞧李斯一眼。

只是將目光落在王猛的身上,道:“這些年辛苦王猛叔叔了,多虧了你,今年方才不至於讓那那矯令現世。”

王猛嘿嘿一笑,道:“今年之後,王猛便重歸江湖。當年得先太后之恩,還以為下了黃泉都沒機會了,如今總算得已答報也。”

原來這位王猛正是當年,不小心惹上了當時的陸清塵,得洛惜賢解救,換回了性命,事後欲答報,得洛惜賢之言,一直留在秦濟民身邊,平日不顯山露水。

雖是一位侍衛統領,可所行之事,與苗伯當年亦無差,可見得的信任了。

也正是此次隨時,一直暗下里監視李斯,今日察覺其人有異,暗中與一不辯面目之人交談,仗著功夫之便,王猛將過程聽了個全乎。

早先一步來通知秦濟民,方才有這後來之事。

那地上的老者聽聞是先太后之言,整個人神情忽然變得瘋癲起來,“原來所謂的天意如此,竟是在此時,我道自已命大,天不絕我,竟是將我利用了個徹底。

先太后果真是算無遺策啊。”

秦濟民早已知曉此人是何人,正是那日‘死去’的兆高,當時由秦嬰一劍穿山,卻得秦昭世暗中指示,偏移了幾分,此人在事後,卻無人尋得屍身。

真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啊。

如今再次落在自已的手裡,秦濟民再咳了兩聲,道:“此人瘋癲,辱及先太后之名,拉下去殺了罷。至於李斯,著其刎頸罷。”

將一切安排妥帖之後,天際的雷鳴電閃,亦在此時停了下來,便是狂風都不再大作。

秦濟民將真正的詔令當著眾人之面,傳於蒙毅之後,便不再要任何人相陪,獨自一人回了寢殿,在寢殿時,秦濟民似乎又回以了兒時。

見到了心心念唸的家人,皆歸屬仙人,前來相迎。

此乃秦始皇帝十年秋日事也。

......

翌日,蒙毅早起請安之際,卻只見身體涼透的秦濟民,一時悲從心來,亦只得遺人去邊塞請太子回國繼位,蒙恬繼續修築長城。

另一面則是安排妥善安放始皇帝的屍身,待回秦國之後,行國祭之後,再安放於早已準備好的皇陵之中。

至於假詔令中的秦嗣遠,同行的秦流芳,已將其與其夫人,一道禁足,待二人放出之後,外頭的天地,早已定下。

秦嗣遠的夫人,暗中伸手,整個家族都遭到了覆滅。一生都不敢再有任何的壞心思,即便自已有了後人,亦不敢再肖想不屬於自已的東西。

尤其是秦濟芳,對其族人動了手,秦嗣遠卻無半點相助,更是教人絕望。

然秦帝國卻在太子的繼任之下,以其溫吞又不失手段的治理下,開啟了一條盛世先河,攘內安外,無不臣服。

真正繼承了,秦濟民做始皇帝的意思,千百世的延伸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