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盍恨得那叫一個牙齒髮癢,他道:“諸君如此待我,也別怪我不客氣了。還請武信君教我,當如何做,方才能與秦王和好如初?”

原本打算徐徐圖之,將來再圖謀的趙王盍。眼下被幾國合軍,給弄得沒了脾性,只盼望秦國能出手庇佑一番,免得趙國亡於幾國鐵騎之下。

魏無忌躬身回道:“以無忌之意,不若趙王親身面陳我王,以示誠意。屆時我王高舉了,便可順勢提出,與秦國結盟之事。

再懇請我王,按兵不動,莫要進攻趙國,不知趙王意下如何?”

趙王盍垂下頭思索起來,左宮人小心提醒,道:“王,不若待問一問李牧將軍的意思,再定如何?”

李牧一己之力,挽救趙國於危難之際的形象,深入人心,是以,都覺得其人方才是趙國如今的支柱,可是卻忘了見下的趙王盍忌憚李牧之深。

其人大破蠻貊族人,使得蠻貊族人夾著尾巴,落荒而逃,更是教國中之人信服,雖說其族弟李益出賣趙國糧草線路,卻不妨礙李牧對趙國的奉獻,也不耽擱國人對其崇敬不已。

只是這其中的人的,卻是少了趙王盍。

另一面的右宮人郭開,卻是深思起來,在趙王盍出言前,說道:“王,李牧上將軍遠在邊境,一來一回,要耽擱不少時日,若等到回應,只怕整個趙國都籠罩在幾國的鐵騎之下。

且趙國之事,只消你拿主意便是,李牧上將軍守好邊境便是,王以為呢?”

魏無忌在郭開開口之際,便飛速的打量了對方一眼,此人之名,在秦國君臣的耳中,那是極其不陌生的人,算得上是‘盟友’了。

當初長平換將,馬服子易了廉頗,還多虧了此人在其中出力,才得以如此順利的換掉長平主將,他的師弟蘇季有如此境地,亦與此人脫不了干係。

或許回秦國之後,當告知秦王,莫要忘了此人存在,魏無忌若有所思。

郭開之言,趙王盍深以為然,深覺郭開愈發懂得自己的心思,對其的信任日漸加重。同時暗瞪了左宮人一眼,只當此人乃是李牧的人,或是收了其人好處,為其美言。

然此時魏無忌仍在,趙王盍亦不好處置左宮人,只與魏無忌細道盟交之事。

一人有意,另一人有情,二人一拍即合。

最後定下在澠池與秦王會面,當面陳趙國奉秦的誠意。

......

又是一年深秋時節,漫山的綠葉,都已泛黃。

正是人月花圓兩團圓之際。

每當這個時候,洛國的朝臣,都恨不得繞道而行,免得碰著傷春悲秋的洛王葉,他們既不好與洛王葉誇讚家中的兒孫,又不好與洛王葉痛罵月圓人缺。

是以,只得紛紛在秋圓之前上表,這位朝臣言家中老母壽誕,那位言轄下有異,需得親自去明查暗訪一番,諸如此類云云。

當見到有人,在這個時候還往洛王身邊湊的時候,無不為其人勇氣,讚歎一回,待看清是何人是,更是為對方的勇氣,鼓了一回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