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三章:拂柳春風,吹皺池水(十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是齊王不願臣事秦國,興許年輕的秦王,會受不朝臣的挑撥,從而對齊國生了戰事。”魏無忌徐徐說來,卻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反變。
齊王平又道:“我齊國與秦相較甚遠,便是秦來,亦是人馬勞頓,又有何懼也。”看似無所畏懼的齊王平,實則是在強撐,也無人在此戳破這一層。
魏無忌說道:“齊王莫非忘了,如今四國皆秦友邦,便是魏國,在四面環虎之下,是否也會妥協一二呢。
屆時以韓國、魏國,一道來齊的南向;使趙國的軍士齊出,渡過清河,屆時直指齊國的博關、臨菑,或許那即墨之地便不再為齊地了。
到時齊國被秦國攻破,再想要臣事秦國,亦是悔之晚矣。”
即墨向來是齊國的寶地,當初齊國險些滅國,乃是田單以火牛破了洛國大軍,才得以以即墨為齊國的後援地,將齊國復國。
對於齊國的來說,即墨的意義重大。此番說道即墨不再歸屬齊國,當真是教齊王平全身的毛髮倒豎,那曾經是齊國的最後一片土地。
若是這最後一片土地,都失去了,齊國是半點土地都不曾剩下了。齊國便不復存焉。
齊王平思考了一瞬後,說道:“今日多虧了武信君,我齊國方才倖免於難矣。齊國久居東海邊上,乃屬於偏遠之地,長年落後於諸國。
哪裡聽過武信君這般,有著長遠利益的道理,實是令齊平深深受教也。”言罷,躬身一揖,對魏無忌極是推崇。
魏無忌還之一禮,道:“齊國有此境地,亦與無忌相關。今日算作是無忌與齊王賠罪,如何?”
齊王平哈哈一笑,“好,將來還請武信君為我齊國多多美言。”言外之意便是應下秦國所請? 原來與秦國結盟。
魏無忌自是無有不應的? 自此齊、秦亦結盟也。
......
是日,接連經歷戰亂的趙國? 輔一安定下來? 趙王盍便籌劃著東山再起,再起趙武靈王在世時的趙國榮光。能敗當下的強秦? 而使諸國不敢輕看。
哪裡像近來幾年,先有齊、魏相欺? 後又是齊國威逼? 再來便是秦國以為洛國報仇,將趙國死死壓制住,逼得趙王盍不得不答應侍奉秦國。
其實心中很是不服氣的,心中根本不願侍奉秦國? 秦國曾經還是趙國的手下敗將? 今卻凌駕於趙國之上,心有大志的趙王盍自是不願低頭的。
然趙國如今勢弱,趙王盍亦只得龜縮在內,不敢隨意出頭,學起了當初六國分秦之初? 訊息走漏之後,秦國為避免亡國之後? 所做的事。
結果卻因國中無賢人,而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趙王盍自不會承認自己用人失誤? 親信小人讒害了賢臣,是以? 也是硬著一股子氣? 不願再招賢? 故爾與秦所行之事,空有其形而無其神也。
在趙王盍一籌莫展之際,卻聽宮人急急來報:“王,那秦國武信君著急求見,聲稱有十萬火急之事,欲面稟王。”
趙王盍想也不想的,便欲讓宮人回絕了。
又聽聞是武信君,遂也好奇問了一下,“慢著,那位武信君究竟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