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韓確已同秦國結下交好的盟約,趙國則是願伺奉秦國,齊國只是有交好之意,或許說是忌憚之意,魏國則屬於偏安一隅。

齊王平上次聽信魏無忌之言,貿然出兵洛國,卻受到秦國的恐嚇,自是心存不滿,然秦軍比齊軍勇猛數倍,只能示好。

不過,這好示意得十分的憋屈,與秦素無甚往來,早些年還有過交好的齊國,忽然之間就得罪了秦國,不得不放下身段來哄。

即便是修仙的齊王平,亦有些惱火,其中最為惱恨的,便是魏無忌。

因著此事,不得不中斷修仙,先與秦國交好,否則秦國鐵騎踏來,齊國不復,將適往何處修仙也。

處理政事暈頭轉向的齊王平,竟不得不食人間五穀,這讓齊王平恨魏無忌損壞了他的修仙之路,暗中對魏無忌恨得牙癢癢的。

是日,伏案勞作的齊王平,見太史行色匆匆,欲詢問何故,但見太史躬身一禮,道:“王,秦國來使臣了。”

“何人?”聽聞秦國來人,齊王平眉頭便是一跳。

“秦國的新上任的武信君。”太史又作答了句,便不肯再言,若是齊王平仔細看太史,便會發現對方的神色,極其的不自然。

出兵便被秦國截堵,自此魏無忌便消失了三載,近來複又聽聞其在楚地出沒,再後來聽聞秦國新封了一位上卿,以及一位武信君。

這倒讓人好奇不已,因為眾人的注意都被那位新的上卿,給吸引了。列國皆有上卿,這倒不足為奇,奇就奇在這位上卿年僅九歲。

列國皆有不少的猜想,莫非是這秦濟民,初見秦國強大,便有心開始折騰了,一位九歲的孩子,能做上卿,當真是貽笑大方也。

即便那位是少年天才,可又如何抵擋得了官宦沉浮數十載的人。

尤其是這孩子,意是秦國從前的犯官甘隆之孫,定是秦濟民徇私枉法也。竟教那犯人之孫,重回了朝堂。

是以,光顧著看那位小小的上卿,卻漏了一同分封的武信君。

今日聽聞武信君來訪,齊王平不疑有他,遂同意召見。

待見到人來人時,齊王平目眥欲裂,竟是魏無忌。憤怒的齊王欲遣人將魏無忌拿下時,卻聽聞太兄說道:“王,武信君此番前來,帶著秦國的誠意而來。”

言下之意,齊王平聽懂了。魏無忌是代表秦國而來,若是貿然出手,只得將秦國徹底得罪,君不見那楚國囚了魏無忌,最後卻遭秦國強攻,無奈之下與秦說和。

無意再與秦交戰的齊王平,按壓下怒火,問道:“武信君當真是好謀劃,今次來我齊國,又有何指教?”

魏無忌渾身不覺,對方的怒火一般,他笑若春風,:“齊王,無忌並無意欺瞞於你,上回若是趙國早些時候出兵,興許秦國來不及援救,便能得洛國也。

莫非齊王當真相信,這秦、洛兩國的君王,有舅甥情深這個說法罷。”

齊王平一時竟嚥住了,不知如何作答。若說信罷,這麼些年來,秦洛兩國,皆無甚深交,即便是嫁娶的兩國,倘若說不信罷,這秦國又因何而來相救。

似是知曉齊王平心中作何想法,魏無忌說道:“此事也是無忌的過矢也,竟被那魏王哄騙了,說甚國中空虛,只不過不願再出兵的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