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韓國亦拒絕秦國的要求,不知秦國又當會如何應對?且今日魏無忌的目的,還未說出,韓王代只能暗中期待一番,祈求莫要如自己想的那般。

事與願違的是,魏無忌問道:“韓王作何想法?”

韓王代死撐著,他道:“我韓國如今還有何值得秦王看重的?”

韓愍撇著嘴在一邊,不期然嘟嚷了一句,“正因為韓國如今什麼都沒有了,才更要找個靠山呀。”

因為聲音過低,韓王代聽得不甚清晰,魏無忌倒是聽了個明白,卻也不會在此時為韓王代解說,他只是說道:“韓國的地勢尤其險惡,韓王據此為由,不願與秦相親。

當初先王因此,憤而攻韓,卻牽連了趙國,轉了一道,上黨如今仍歸秦國所有,趙國亦臣服,不止如此,在這之前趙地多歸秦國所有。

受到韓國牽連的趙國,記恨韓國與否,無忌不知。

可若是秦王承先王之志,得不到回應,發兵攻韓國,以上黨為據點,再東取成皋、滎陽,那麼鴻臺之宮、桑林之苑這些都將不再屬於韓王也。

將來這些地都被秦國拿下,韓國的土地面臨著被分割數塊,興許還有齊、楚、趙一份。可若是韓王與秦結盟,齊、楚、趙等地,都是韓國的盟友,如何能得損了韓王的利呢。

如今只魏國與秦不相親的,我王勢必會有所行動的,韓國與魏地相近,韓王願伺奉秦國,我王韓王之地,從而攻進魏地。

且我王若是記掛韓王今日之恩,興許魏地攻下來,亦有韓國一份,從而擴大韓國的土地。既將韓國有可能面臨的禍患轉移了,又能得到秦國的歡心。

我想英明的韓王心中,當有所決斷了罷?”

韓王代內心五味陳雜,當初一道分秦的幾個王,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情勢也調轉了個個,任他們挑撿的秦國,今已凌駕六國之上,當真是天意弄人也。

只恨他韓國後繼無此英雄也。

無可奈何之下的韓王代,還有幾分秋景悲涼之感,他並未立時下定主意,而是轉頭過去看那一直垂立在一側,恭敬無匹的韓愍。

又是長嘆一氣,韓愍當初為韓做事,得罪了魏無忌,今日的韓國亦多虧了韓愍,若是就此捨棄韓愍,實非他韓代所願也。

且與秦相親的大國,只餘下魏國了,若是韓國強撐下去,百害而無一利也。然就是有一份不甘心,卡在心裡上不去下不來,他們如何就走到了這般地步。

只是在轉頭望見了魏無忌,又尋思到了那些個不爭氣的子弟,韓王代恍然大悟。

子孫不孝,徒奈何也。

韓王代最終低下了那一顆高傲的頭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