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萬般思緒,在見著齊王平之後,如同山崩地裂,好脾性如魏無忌,也險些沒繃住,如此千古奇人,竟是一國君王,怪哉也。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齊王平,著一身素縞,呃......非也,乃是通身白袍,踏著積雪而來,已過知天命的年歲,兼之瘦骨嶙峋,還真有幾分道人清奇的模樣。

早此年魏無忌見過齊王平,今日都險些認不出來,闔下手中取暖的杯盞,連忙起身迎了上去,道:“魏無忌見過齊王。”

齊王平在宮人的簇擁下,進了政事廳。

魏無忌尾隨其後,心中忍不住感慨,白雪的日子,三兩好友,圍爐溫酒,本是一件極俱風趣之事,齊王平卻將齊國弄出了,給人一種舉國哀悼的錯覺。

政事廳內外,一冷一熱,魏無忌還在暗地裡搓一搓,凍著的雙手,那廂齊王平已問起了話,“無忌丞相遠道而來,所為何事爾?”

連句客套寒暄也無,便直奔要領。

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魏無忌只當這是齊王平對魏國出爾反樂的不滿,很有可能早已在暗中收到了,魏國欲收兵的訊息。故爾在此拿橋,欲從魏國身上分得幾分利來。

對方明知故問,魏無忌作為有求於人的一方,也只是耐心作答,他道:“齊王,對於我王欲退兵之事,無忌深感抱歉。今次便是為此事而來。”

“無忌丞相方才言之何物?”齊王平簡直懷疑自己的雙耳,面上的不可置信,明晃晃的寫著,且不似作偽。

這說明對於魏國欲退兵之事,其人毫不知情也。那麼先前對齊王平的評判,便有些小人之心了,魏無忌心中暗道。

再觀齊王平進政事廳後,便盤膝而坐,數回掐指盤算,似在借看天機,暗中演算,實則是求仙心切的潛移默化。

許多常年累月下來的動作,一時半會兒也改不過來,故齊王平自身不覺有誤,旁的宮人更是無法察覺。便是知曉,又待如何?

且看齊國朝野,便可見一斑也。

既是有所求,今日來此的目的,便更好辦了。當一個人真的無慾無求,或許才是真的心如止水,任你說破天際,也不會為之皺一下眉頭。

魏無忌嘆息一聲,“齊王有所不知,魏國如今早已不復當初的繁華,也不似往昔富有,與趙國交戰,便耗盡了國中糧草,後繼無力也。

故我王有退兵的想法,還望齊王莫要記恨在心裡。”

又道:“常年聽聞,齊王修仙,已是大成。更有悲天憫人之心,得其愛護著不計其數。有猜測,或許這便是齊王仙術大成的緣故罷。”

一側侍立的宮人聞言,暗道一聲不好。

偷覷一眼,果見得齊王平眉宇間,盡現神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