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趙國曾經確是強國,可是自長平一役,趙國的精銳所剩下的還有幾何?”魏無忌似是隨口一問,卻將眾人愣住了。

是啊,總是記著趙國乃是強盛之國,卻忘記了趙國早已不復當初,自趙武靈王沒了之後,趙國便開始逐步的走向衰敗。

總認為那個穿上胡服騎射的趙國,儼然如強人在側,教人高不可攀,即使沒落下去,也比他們要強上許多。

是以,那些年各國在征戰不休時,總是有些默契的繞過趙國,便是在近十五年同樣如此,長平一役趙軍覆滅,秦軍亦在此戰中沉寂了下去。

以致於在六國合縱後,被打得幾乎無還手之力,只可惜那秦人頑強得很,竟生生拖到了六國後繼無力。

六國心中留下遺憾的同時,亦對老秦人的血性有了更深的瞭解。若無萬全的準備,不會再輕易出兵,函谷關的約定,實則更多用來約束秦國的。

趙國能與秦國抗衡,實力不容小覷。

魏無忌提出出兵趙國,在魏王假等一班朝臣看來,委實屬於不明智的選擇。哪知逢迴路又轉,一直以來大家都忽略了,趙國早已不如從前了。

見下有機會能將如斯趙國一舉下之,雖與齊國齊發,可好歹不若六國分秦,那般僧多肉少,總是在利益這一塊兒,不歡而散。

早已過了而立的魏王假,性子比年少時更為內斂,眉眼間竟是十足的像曾經的無雙魏王,魏無忌胃裡稍感不適,然並未表現出來。

見魏王假面帶笑意,應是想到了什麼美事。

魏無忌又問道:“魏王可能給出無忌所需的答案?”

利弊一一攤開陳列在魏王假的手裡,除非那人是個傻子,才不知如何抉擇。魏無忌所問,並非是真的問趙國精銳所剩幾何,這樣的事只需用心探聽,便可知曉。

真正的用意,則在是問魏王假如何選擇。

先前還反應過於激烈的心腹,此時都交頭接耳起來,一陣切切私語,魏王假也在覺眉思索,只魏無忌一人,鶴立雞群。

一副事不關己,已不操心。

其實如何做,早已在心中有了決斷,不過此等大事,自然要好好計劃,將來如何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還未出徵,魏王假等人已經在趙國的地輿圖上,來來回回指點數回。

就像趙國已牢牢掌握在魏國手心裡。

毫無意外的答案,從來財帛權勢動人心,即便是一國君王,也有他心中想要的東西。

果不其然,魏王假贊同了出兵趙國之事,情理之中的人事,魏無忌眉頭都不見得舒展一下,只道:“魏王果然聰慧,做出了強國之策。”

“一切都要多虧了無忌叔公啊,若無你的提醒,假如何能成此大事耶。”魏王假心情大好,又在話中明裡暗裡的挽留對方。

得到如此看重的魏無忌,自是遭了有些心腹的眼紅。

“無忌先在此謝過魏王的厚愛了,趙國便當成是無忌的大禮了。”是甚大禮?自是投誠魏國的大禮。